主页 > 问题库 > 冷棚韭菜灰霉病咋防治?

冷棚韭菜灰霉病咋防治?

所属分类:种植业/蔬菜

摘要:韭菜灰霉病,又称白色斑点病,是冬春季冷棚韭菜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多在12月初发病,随着韭菜的生长发育,病情逐渐加重,并可延续到来年4月下旬,一般严重的减产百分之20至30。而且病叶常伴有霉味,使品质下降。

问题内容

防治冷棚韭菜灰霉病,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 在施足氮肥的同时,配施磷钾肥。每亩基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可以预防灰霉病发生、争取高产。

2.控温降湿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在中午打开一些棚膜通风降温降湿,使棚内最高温度不超过25℃,昼夜温差不超过10℃,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棚室底口应增加围裙,严禁由底口放风。每次收割后浅中耕培土2~3次,以降低棚内湿度。

3.清理病老叶 每次收割韭菜时,要将割下的部分全部带出棚外,然后清理捆扎,对清理下来的病叶、老叶等要集中深埋。

4.保温防冻 灰霉病病菌极易由伤口侵入,当温度低于0℃,韭菜叶产生冻伤后,易引发灰霉病。棚温接近0℃应在畦面加扣小拱棚,能提高温度3~5℃,防止发生冻害,减少灰霉病发生。

5.药物防治 每次收割后喷药预防。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雾,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发病初期可选用10%腐霉利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烟,每亩用烟剂250~300克,分放8~10个点,用暗火烟熏3~4小时,防治效果明显。



编辑:王大伟

来源: 科普中国         入库日期: 20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