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县水稻种植专业技术协会坚持党建促引领,以宣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成果教育,密切了党群关系;使在推广科技兴农方面,调动了广大会员种粮积极性;在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方面,促进了增产增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协会成立于2014年10月8日,现有会员 408人(户),2020年会员承包水稻总面积12298亩,播种面积18447亩,收获总产8566.56吨。协会设有会长1名,副会长22名,秘书长1名(分布于全县乡、镇、有关行业企业各1名)。协会中融合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12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专业大户352户。协会技术组由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4名研究员担任,有高级农技师8人。
协会于2016年成立了党支部,现有党员46名。自党支部成立以来,一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和组织优势,带动广大会员专业户闯市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开展了对外对接,农技、农超抱团发展,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种植方式,使生产经济效益得到了不断提高。
协会2014年被南昌县科协被评为“全县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江西省科协评为“江西省优秀科普示范基地”;协会中昌碧九鼎合作社201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优秀示范性农业合作社”;2015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2016年被省农业厅评为“江西省合作社示范社”;201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十强新兴农业主体”称号;2018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20年被南昌县评为“诚信群体”;深受水稻专业户及社会的好评。
二、工作成效
协会成立以来,在党组织纽带作用下,不仅使联合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且辐射带动了全县水稻种植农户的增收在1000万元以上。
1.健全科普制度,加强阵地建设。
协会每年制订科普活动计划,并积极开展了科普基地活动及日常有关工作。现建有水稻种植科学示范基地4个,面积2024亩,科普惠农宣传栏8个。2020年投资210万元兴建“技术培训营销活动中心”楼(3层,180㎡),并购置配装了“LED显示屏、投影仪、50人培训课桌椅;购置了电脑3台,打印机、复印机”等科技服务功能设备。
2.开展科技示范,扩大培训效果。
协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会员水稻种植专业户的生产需求,每年都要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3个项目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试验示范,对适应性强、效益性好的项目,做到了不断总结,做好推广。并建立了100户专业户成员为科技示范户(已颁发证书),通过试验示范,推动了科技兴农的发展。为对引进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表现好的,尽快得到应用推广,协会每年都采取了召开观摩及技术现场会。例:2021年9月8日,召开了100名会员专业户参加的再生稻种植示范现场会。通过现场会,使广大会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认识,接受好,效果好,深受广大会员的好评。
时间:2021年9月-8月;地点:泾口乡;事件:再生稻示范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会
根据生产季节及成员专业户种植的不同情况,协会每年
做到了集中技术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每年技术集中培训在2次以上,分散技术培训在20次以上。不断促进了广大会员农户科技兴农发展,不断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收入。
3.科技下乡,实地指导。
根据会员种植专业户生产情况,协会广泛地开展了科技下乡的实地技术指导。每年科技下乡活动10次以上,实地技术指导400人次以上。为做到指导专业户科学种田,协会根据水稻生育阶段,每年编写“农科简报”10期以上。并与“江西省农科所水稻研究所”、“华南农大农科院”进行了技术对接,及时发放到每个种植会员,深受好评。
时间:2020年4月-8月;地点:小蓝经开区;事件:兴建协会培训营销活动中心楼
协会还开展订单服务,增加农民收入。为解决会员农户卖粮难及市场粮价低迷状况,协会已和涉及6个省12个大型农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发展关系,在融合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户开展了签订“订单生产合同”,并统一使用“芦田香”绿色品牌稻谷收购,一般每100斤稻谷高于市场2-3元收购,优质品种有的100斤高于10元以上收购。近几年每年订单稻谷都在300万斤以上。
时间:2016年12月29日;地点:县委党校会议室;事件:召开协会成立大会
4.针对灾情,开展扶助活动。
对于协会中存在的生产受灾困难户,协会做到了除加强科技指导扶助外,还进行了生产物质上的扶助。例:2018年,对15户专业大户进行无偿发放种子,涉及资金15000元;2019年对20户会员大户无偿发放化肥,涉及资金30000元;2020年对12户专业户解决扶助低息生产贷款85万元。既使困难专业户解决了燃眉之急,度过了难关,且不断增加了凝聚力。
时间:2020年4月26日;地点:广福镇;事件:科技下乡
三、工作亮点
1.党支部组织的引领,对不断增强会员凝聚力优势明显。
通过党支部引领协会工作,大大增强了协会对外“引进、扶持、合作”的信任度,对协会的不断发展有利。至2021年,协会已和省内外12个大型农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发展关系。广大会员种植户增产增收明显,通过开展水稻种植技术培训与指导;通过新技术引进与示范种植;通过根据农时季节编写简报与召开技术现场会相结合;通过发展订单生产,大大提高了广大会员水稻种植专业户种植技术,促进了既增产又增收。例:2021年推广再生稻科学种植示范2000亩,每亩可增收500元以上。
时间:2018年9月28日;地点:广福镇;事件:水稻品种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