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位于余干县江埠乡的余干县青海水产养殖协会,拥有自主经营的养殖基地水面1000余亩,近年来,青海水产养殖基地依托有利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现已投资1500万元,使基地水面连片,布局合理,路、渠、沟配套,形成了自然环境和谐,布局设计合理,设施配套完善,区域特色明
显的花园式水产养殖的新格局,使“以渔养水、以水养渔”的生态养殖理念得到推广,为发展健康水产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水产养殖已成为余干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基地以丰富的水面资源、养殖技术和先进的组织化程度,在水产基地建设,物色业开发服务体系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水产产业化等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9年成员收入年均增33000元,2020年成员收入年均增40000元。2016年,在县委组织部等部门和领导的关心下,青海水产协会成立了青海水产支部。2020年被上级组织评为“五星级基层党支部”和“优秀两新党组织”协会,负责人张素芳也被评为2021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成效
一、高举党建引领,不忘初心使命
近年来青海水产支部根据协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确实可行丰富多彩的党员主题生活日,青海水产基地是一水产养殖企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我们在省、市、县农技协的关怀下,聘请了多名水产养殖专家来我基地给党员职工们讲授科学养殖技术,解答养殖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不断给党员“充电”,让每位党员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养殖急需的技能以及管理能力。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激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责任感,鼓励党员为企业出谋划策,在工作中身先垂范,把握企业发展方向,达到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目的,现如今基地党员职工大都已经成为青海水产的骨干力量,为基地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青海水产党支部和当地村委会紧密联系,以青海水产基地为依托,组织当地贫困党员和群众,因地制宜,确定水产立村、兴村地位,从科学角度去研究,利用和开发水资源,依托大水面,发展大水产的意识正在成为全村的上下的共识。
二、转变传统观念,找准科学定位
青海水产协会依托水产优势全力抓开发,一是精心修编高标准的水产发展规划,目前中长期水产发展规划已经修编完毕,依托大水面,发展大水产的意识正在成为全协会的上下的共识。二是多措并举,全方位拉开水产开发的序幕,在鱼种上由单一向鳜鱼,鲈鱼等鱼种共养,并逐步加大名贵鱼种精养比重,在养殖模式上由人放天养向高效精养转变,实行立体套养,循环轮养,提高水产,实现效益几何增长,其次是从“联”字着手,通过院校专家,水产教授联姻共建,着力提高养殖技术,从2012年起,分别与江西水产研究所,南京水产技术学院,建立了技术利益共享机制,带动水产产养殖新技术革命性推广应用。
三、强化科技意识,加大科技投入
近年来,青海水产养殖协会共组织各类培训班10余次,举办科技讲座,更新科普宣传栏,印发科技资料等,受培训人员到1200余人,在邀请专家培训农民的同时还订阅了农科杂志,加强自学,努力提高服务指数。与此同时,还重点加强繁育主导品种,围绕这些主导产品集中发展了规模渔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多元化投资,特色品种,配套化服务的格局。
余干县青海水产养殖协会在这几年的水产养殖的基础了,总结了“大规模、精密度投放,营业造优良生态环境,科学投喂,综合防病”为核心的生态养殖技术和以“亲本选、控育苗,内地育幼,二级培育,生物防病,”为技术特征的培育技术,分别被有关权威部门鉴定为“技术水平属省内领先地位,达到位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和”国内,省内同行来领先水平”。余干县青海水产养殖基地还将按照工业化理念来发展,实现产品注册,品牌销售,并全部实行无公害操作,标准化生产。目前已注册“卿海”商标(省级著名商标),通过农展会和江西省水产大产场,走出县门,跨出省门,产品销往浙江、山东、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消费市场。
四、放大科技效应,示范带动“辐射”
青海水产养殖协会自2012年起,养殖面积从到300亩,发展到现在已建成2个健康养殖示范区,示范区面积804亩,辐射带动1万亩。实施科技入户,推行水产技术人员联系示范区,示范户制度,并要求对每个水产技术人员至少联系点10个水产示范户,并对1户以上的的养殖户全年生产情况了然于胸,真正实现技术服务到户,鼓励水产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技术人员为养殖户“零距离”服务。几年来,水产基地共辐射带动附伍个县,11个乡镇,39个村,带动1323户渔民发展水产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工作亮点
贯彻生态理念,振兴乡村。
青海水产养殖协会加大环保生态投入,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及净化技术,通过新型水产养殖池塘的结构创新设计和水质调控,来实现池塘养殖水体循环净化、资源再生利用、生态友好、零排放、以及绿色水产品生产等功能,优良的水质既保证了水产养殖产量和规模的扩大,同时满足了健康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基地率先安装智慧渔业管理平台,对水产养殖以及水质实行实, 同时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及净化设备。青海水产基地为了保证标准化健康养殖的实施,不断增加投入,实现了进排水分家,循环水养殖,水质监测、产品追溯、池塘增氧、投饵一键到位。
青海水产养殖协会发展水产养殖致富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基地负责人张素芳说“一人富裕,不如大家富裕;一人小康,不是真正小康”, 青海水产养殖协会为了帮助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特意分出50亩的水域,设为水产养殖试验区,为对养殖感兴趣的贫困户、乡村群众提供免费学习平台,免费进行水产养殖技术咨询,一批群众经过试验区训练走上水产养殖致富路。
协会对当地其他贫困户除了节日慰问,农药化肥物资援助,安排就业培训等帮困救急方式帮助脱贫致富,青海水产养殖协会还积极配合当地村委会,打造秀美乡村,投资建设村里环村水泥路,修建文化广场和休闲栈道,绕村种植果树2000余株,让所在村成为当地乃至全县都闻名的新农村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