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万州区佛手果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2016年1月,为万州区科协直属农技协。协会于2018年7月组建协会党支部,下辖2个党小组。近年来,该协会以党建+协会为工作抓手,不断完善协会党建工作,强化支部建设,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会员、群众大力推广、发展中药材产业,促进群众致富增收,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工作成效
一、壮大组织,夯实基础。近年来,万州区佛手果协会把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同引领会员群众致富技能传授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员活动同协会的业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万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拓宽服务范围,改进服务方式,打造特色,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逐步实现协会发展壮大、会员及其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目的。近年来,协会支部在万州柱山、李河、长岭、弹子等乡镇先后发展会员、引领群众开辟佛手果种植基地4000余亩,建立了以长岭镇安溪村佛手果种植示范基地为中心的科技园,新吸收会员100余人。为全区的药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引领示范,强化带动。协会组织党员骨干定期或不定期的为各贫困村种植户群众开展保姆式的技术服务,为群众解决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药材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协会注重发挥好党员在各基地一线的带头作用,注重各党员骨干的实用技能培训,特别是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提升。协会支部组建后、切实把解决群众的困难放在第一位,协会支部以两个党小组分别对接协会下属各分部和种植基地,让支部的党员骨干走在第一线,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期间,协会党员引导贫困农民种植前胡、佛手、党参、丹皮等市场需求量大,且技术可行的药材,并对建卡贫困户赠送种子、种苗,使群众在产业发展初期无经济压力,减轻了群众负担。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为了更好的让群众掌握中药材种植技术和了解市场销售行情,从2018年秋天开始,协会支部在万州区科协的支持下,与万州区农技协联合会联合举办科普培训班对会员、群众进行培训指导。培训邀请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专家李隆云、崔广林、王钰以及国家级高级讲师汪红全等对协会会员、贫困种植户、群众进行系列培训。通过专家教学和讲座,分析讲解当前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和药材种植技术及加工储存,并具体指导种植户如何创业。协会利用科普培训,还组织学员现场参观、交流,找出差距,以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水平。支部组建以来先后举办各类技能培训30余场,培训种植户4000人次,为万州各乡镇培训中药材种植户600余人。
工作亮点
(一)拓展销售,为农户增收。协会支部始终将解决中药材产品销售问题作为协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解决会员产品销售问题,协会采取订单式服务,每年中药材播种之前,与会员分别签订种植合同,承诺产品包销,解决了广大会员的后顾之忧。协会支部积极拓展外销渠道,经常走访安徽、河北、浙江、成都等大型药材市场和制药厂,新在广东、福建等省打开了中药材市场。经多方争取支持,协会于2019年12月成功与山东济宁市邦尔药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2020年实现中药材销售额近2000万元,是2019年的3倍。今年又成功的与邦尔药业介绍延伸客户签订合同,提供700吨货总价值1000多万元,预计今年协会销售在去年的基础上将再增长30%左右。
(二)规范运营,持续发展。佛手果协会支部展开了规范化运营,确保优质果品优价出售。分别制定精准的佛手和其他中药材产品分级标准,对协会各种药材优良等级的划分作了详细规定,改变了以往在包装外销果品和中药材干片时凭视觉感受估计的作法。协会对各基地产品亮明“身份”,在区科协的帮助下,设计了统一的外包装盒,并在外包装盒清晰标注区佛手果协会监制的字样。此外,区佛手果协会还积极申报“万州佛手”原产地国家地理品牌注册,力争为全区佛手种植户打造一个统一的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