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允傣村忙孝马铃薯协会和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通过“支部+实体”、“基地+订单”、“联结+帮带”、“3+”模式使党组织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导者、农民增收的推动者,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带领江川种植大户深入协会合作社学习
基本情况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忙孝马铃薯协会成立于2007年,现有会员360人。联合会于2019年5月20号成立了允俸村忙孝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共有党员43人,党支部委员会设委员5名。
带领协会会员、合作社社员操作育秧苗播种机
工作成效
一是实行支部领办。成立协会、合作社党支部,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推行支部班子与协会、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注重从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能工巧匠中发展党员。同时,建立“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农户”双带工作机制。目前,党支部5名班子成员都是“双带”能人,党支部43名党员都是村里的种养大户、技术能人和致富带头人,并为合作社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农业部门到协会、合作社开展产业座谈会
二是做强实体经济。2007年,村党组织带领马铃薯协会,开始大规模种植马铃薯。2015年,创办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忙孝马铃薯协会以及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筹资金、建基地、扩规模、增数量、打品牌、拓市场、增效益,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组织化,并于2018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目前,共建有优质米加工厂1座、收储交易场600平方米、仓库200平方米、低温冷藏库1座、水稻育秧工厂1座并配备各种农业机械110台(套)、日处理稻谷60吨烘干设备1套、日加工优质米50吨设备1套、病虫害飞防无人机2台、日处理60吨薯类加工生产线1条,总资产超过2700万元,年净利润超过300万元。
现场指导红薯移栽技术
三是统一基地管理。坚持以人才促发展,建立郭华春专家基层工作站、刘玉文水稻专家工作站,培育和改良马铃薯、水稻品种,全面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并与云天化集团宇为科技公司合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两化”+“六统一”种管经营模式,发展马铃薯产业3430亩,推行“十统一”种管经营模式发展水稻产业2800亩,着力提高产业组织化生产水平,使马铃薯单产提高2000斤,亩产达6600斤,使水稻单产提高400斤,亩产达1600斤。
四是拓展订单市场。探索建立“订单生产+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合作社与安徽农友公司合作,实施订单农业,开展马铃薯订单生产和订单销售,安徽农友公司每年统一收取每公斤2元的保底价,既为农民消除价格风险,又可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同时,搭建交易平台,拓宽农产品电商营销渠道,开展农特产品推介、收购、营销渠道,使得互联网年销售产品达50.8吨,销售额达100万元。
亮点工作
(一)壮大集体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始终围绕“强基惠农”这个目标,争取5个山区贫困村的产业扶持资金和允俸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共计150万元。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有效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的同时,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11.5万元,并联结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村干部的利益。
(二)促进群众增收。忙孝马铃薯协会、水稻专业合作社依据自身发展优势,与大文乡清平村、忙糯乡小坝子村等建档立卡贫困村合作社建立帮带关系,帮助指导大文乡清平村、忙糯乡小坝子村农户发展马铃薯产业,并统一回收农户种植的马铃薯,帮助其培养马铃薯种植能手231人,带动清平村、小坝子218户农民种植马铃薯,共2050亩,实现户均增收900余元,累计带动216户贫困户,822人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