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州市东兴中药材种植协会于2015年9月1日正式成立,围绕产业发展,把千家万户的生产连接起来,规划面积为1000亩,经过近3年的发展,目前吸纳社员300余户,带动农户3000余户。采用“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带动当地老百姓依靠科技共同富裕为宗旨,协会通过“协会+基地+农户”的现代高效农业及新型农业发展之路,带动周边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并形成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自协会成立,采用“三变”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召开群众大会,流转土地1000亩,目前已种植中药材滇丹参、滇黄精、白芨、前胡、独活、野党参、虎杖、苦参、倒提壶、益母草、射干等11余种,面积近700亩,投入资金150万元,辐射带动石桥镇18个行政村及带动周边丹霞镇、民主镇9个行政村农业结构调整,为加工中药材提供充实原料,为农民增收提供可靠而又持续的保障。
二、提升服务能力,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协会为农户提供中药材苗,肥料和技术指导,管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农户以土地入股对中药材苗进行管理和做好栽培,药材产生的效益农户占60%,协会占40%;对不愿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协会以租赁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每亩土地按200公斤玉米折算,按当年市场价格给予现金补助。协会共建有基地2个、高产示范点1个,生产线1条,种植中药材平均增产40—45%,效益明显,农民增收。基地的建立使村里的荒山和丘陵得到合理利用,通过培训后的村民在基地从事育苗、除草、施肥、嫁接、抚育、管理等工作,基地长期就业人员50名,临时工300余名。协会推广间套立体种植栽培技术,推广面积100亩,带动发展商品中药材生产基地800余亩,提高产业化程度,提高经验管理水平和效益。采用农户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的形式,协会得到了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及销售措施,带动群众200余户,800余人,人均纯收入增加650元以上。
三、广泛搭建平台,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工作。一是邀请科技专家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科普知识讲座,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5场(次),参加会员1300人(次),发送科技资料5000余份,使会员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协会建有科普活动站,配有电脑3台,农村科普e站1台,科普宣传栏20米;协会办公楼1栋2层,其中办公室3间60平方米,科普培训室1间60平方米,科普图书室1间18平方米;在协会办公楼院子内已经建成“中药材知识科普地块”550平方米。三是推广科技实用技术,推广间套立体种植栽培技术,科技普及率达100%。2年来,共培训中药材规范繁种专业人才50人,培训农户2300人次。四是举办科普活动,结合盘州市科协“科普大篷车”送科技下乡、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进行科技宣传活动,利用协会党支部党员集中学习、协会会员大会的机会,开展“农村科普e站”远程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组织会员代表到云南等地进行学习考察,了解中药材种植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