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任重道远。
2018年12月 兴宁区农业种养殖协会带领专家到昆仑镇指导沃柑种植
基本情况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农业种养殖协会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山地鸡养殖协会,本协会由广西富凤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从事种养殖的农户,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建立起来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协会聘请行业专家广泛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打造“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以此提高会员技能水平,树立品牌形象,拓展市场,不断提高协会会员与农户的经济效益。
昆仑镇平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韦员玉在兴宁区农业种养殖协会会长蒙刚的引导和带领下,2015年发展肉鸡生态养殖实现脱贫致富
工作成效
一、广泛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协会党支部依托广西富凤农牧集团良好的培训硬件设施和人才优势,先后组织兴宁区三塘镇、五塘镇和昆仑镇农户到富凤学院进行生态养殖技术、鸡季节性流行性疾病防控和如何提高养殖效益等专项技能培训。党支部陆海英、黄和良、刘举祥等党员均为支部重要的技术骨干,具有多年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和肉鸡生态养殖实践经验,培训紧扣养殖实际,讲求实效,方式灵活多样。近年来累积举办16场培训会,培训三个镇新型农村致富带头人600余人次。
兴宁区农业种养殖协会带动农户开展肉鸡生态养殖
二、提高会员技能水平。协会党支部应村委及养户要求,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将田间、鸡舍当成传授种养技术的课堂。协会会长蒙刚、党支部书记刘举祥与兴宁区科协一道先后深入到五塘镇王竹村,昆仑镇黄宣村开办多场农家课堂,请三塘镇农技推广站黄莹高级农艺师开办专场沃柑和百香果种植技术讲课,现场传授沃柑夏梢施用有机肥施投放技术、解答出现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近距离面对面的交流,耐心细致的手把手农技传授。正是协会党支部的牵线搭桥,农技专家在田间了解农户的真实需求,有的放矢,才技得以施展,农户得到专家通俗易懂的技术指导,心神领会倍感亲切,增强了以种养结合,扩大产业规模而增收致富的信心。
兴宁区农业种养殖协会党支部下乡指导农户肉鸡养殖
三、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协会打造“公司+农户”模式,以富凤集团党支部和兴宁区种养殖协会党支部党员为骨干的养殖专业技术团队,划分责任区,每位党员分片负责技术服务区域,设置服务标准,设立任务目标,将每个养殖阶段的技术规范归纳成每一天的工作常规,将技术指标的熟悉掌握程度,养殖成活率、每羽肉鸡获得利润、养户对技术服务满意度等细化成严格的绩效考核指标,党员技术骨干的模范引领,极大地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策动着全体技术服务队员的向党员看齐,从严要求自己,高标准完成考核指标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任重道远。南宁市兴宁区农业种养殖协会党支部深感责任在肩,协会党支部必将责任化成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将党员服务农户的成效和技术传授能力当成新时代增强党性锻炼标准,在乡村振兴这时代课题中做出党支部的铿锵答卷。
兴宁区农业种养殖协会组织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亮点工作
一、打造“技术型协会”的服务平台。党建引领,协会聘请行业专家广泛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会员技能水平,树立品牌形象,拓展市场,不断提高协会会员经济效益。近年来累积举办16场培训会,培训三个镇新型农村致富带头人600余人次。
打造“公司+农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基础薄弱,农户苦于致富门路少而外出务工,农村产业空心,村里留不住年轻人的现象广泛存在,引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协会的带动下,以“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兴起为标志,兴宁区林下生态肉鸡养殖蔚然成风,在当地形成了一大产业助农增收的支柱型产业,目前兴宁区与公司合作养殖达到600多户。公司和协会党支部的作用在养殖户的养殖收益的不断增大和养殖信心的不断增加得到充分体现,年均获得养殖收益达到8万多元,在家门口实现创业致富梦想,在自家生活幸福的同时,家庭和事业相得益彰,农村产业兴旺,村容村貌得到改善,乡村振兴的美好前展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