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渔业产业发展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协会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会员”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强的基层组织的党建引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其不仅让千亩繁殖基地催生出千万经济效益,而且还因为业绩突出,多次荣获国家民政部、中国农技协等单位的表彰奖励。
协会带动,率先成立党支部。成立于2004年10月的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是一家以繁殖四大家鱼及养殖一体的农村基层协会组织,协会中有9名会员是中共党员。在发展中,大家深刻认识到:农技协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强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党建引领协会,才能增强协会的先进性,2009年10月,协会在永川区委组织部、区委两新工委、区科协和卫星湖办事处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永川农村专业协会中率先成立了基层党支部。
养殖技术指导
党建统领,强化管理促提升。双竹渔业协会党支部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加强组织建设、发挥组织作用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党支部通过健全组织构建、建立学习制度、明晰渔业产权、规范组织管理,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会员参与”的发展新模式,通过党员带动会员,发挥产业链的带动性,实施协会带动农户,彰显养殖技术科普的公益性,党支部还通过组织生活会和发展专题会,教育引导协会和会员遵纪守法,千方百计提高协会的纽带作用和贡献率。
勇于探索,带动产业大发展。党支部探索“协会+支部+基地”的组织构架,严格按照《协会章程》,明确会员的权利、义务,按时换届,民主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理事长,设立了办公室、市场营销部、技术服务部和财务部等职能机构,党建工作统领协会发展大局,把党支部建立在协会中,把党员作用体现在基地建设上,有效发挥了“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会员,会员带动农户”的科普功能。近年来,协会累计建设示范基地16个,新发展会员60户,养鱼面积增加了2500多亩。
科普长廊
支部引领,促进协会新融合。协会通过推行“管理+产权+服务”机制,严把产业发展“四道关”,为会员加起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桥梁。一是严把规范管理关,制定并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市场营销制度》等10项制度,以打造“永川水花”地理商标品牌,落实了协会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二是严把明晰产权关,对协会资金,一律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开支。三是严把优质服务关,积极探索建立生产标准、新品种引进“三统一”的产供销一体化营销新机制。
协会办公场地
党旗飘扬,既促进了当地渔业的迅猛发展,更吹响了乡村的发展劲歌。协会会员常年销售各类鱼苗30万亿尾、商品鱼100余万斤,经营服务收入2500万元,年盈利超1000万元。 协会先后荣获民政部“优秀社团组织”、2010年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2015年被中国农技协命名为龙头协会、2017年获重庆市“十强”农技协、2018年第二次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