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 2021-06-12

60debc7254ea3.png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东海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2017年3月22日,现有理事66名,副理事长20名,团体会员35个,个人会员263名。协会成立了桃林、平明、安峰三个乡镇分会和畜牧、蔬菜两个专业分会。

一、瞄准一个目标:助力乡村振兴

协会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主动服务农业市场主体,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协会的工作目标。

对全县家庭农场进行摸底调查,从种植养殖类型、规模、产值一一登记造册,评比20家优秀家庭农场。凡是申报省、市示范家庭农场、科普惠农服务站的,都从优秀家庭农场中产生。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发展是要务。建设好协会,就可以在科协组织与农民、种养殖专业户、农场主之间搭建服务平台,不断培育新农村新兴产业主体、新型经营主体。唱响“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小需求到家、大服务入户”的服务理念,发挥协会作为新型社会组织的特殊作用。

二、确立两大抓手:协会支部建设、分会建设

协会党支部注重支部建设,重点在乡镇分会、行业分会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一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在科协社会组织党委的领导下,加强协会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发展新党员,输入新血液,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各乡镇分会、行业专业分会建立党小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专作用,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崭新风貌。

二是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及时召开理事会,增补新鲜血液。对于已成立的桃林、平明、安峰三个乡镇分会和畜牧、蔬菜两个专业分会,积极开展惠农助农活动。其它乡镇、行业通过开展观摩、学习、调研,逐步成立乡镇分会和专业分会。乡镇分会和专业分会聚焦本区域本行业,挖掘乡镇村有精品、行业有特色的支柱产业。

三、坚持三个注重:走访调研、技术培训、能人带动

协会党支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是注重走访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走访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种养殖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涉农企业的所需所求,协会成立顺势而为,首先建公众号和微信群把协会能做的事情简单说透,每天传播正能量和涉农知识。随着队伍的壮大迅速成立畜牧专委会、稻麦专委会、芋头专委会,推选一部分行业能人为专委会副理事长,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把全县畜牧专委会23个乡镇畜牧服务公司打造成协会科普惠农服务站。各村畜牧防疫员吸纳为科普志愿者,通过他们人脉广覆盖全的优越条件,把种养殖大户集中到乡镇培训学习。通过树行业标杆、评科技示范户,开展培训交流,把经营实体按需集中靶向服务。

二是注重技术培训。杨金明理事长、张法春副理事长带头讲课,同时邀请省农技协袁灿生副理事长等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从测土配方、减肥增效,葡萄、草莓、花卉、果蔬种植,到畜禽养殖技术,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农民缺少什么就送什么,满足各类农民的不同需求。

三是注重能人带动。东海温泉镇科协副主席、刘湾村科协主席鲁银贵借助协会的平台,在银贵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草莓的高架栽培、绿色防控栽培等新技术,让更多种植户受惠。发挥辐射带动力量,打造从草莓生产、销售到品牌建设等一条龙服务,真正发挥科技力量,让刘湾村草莓做成响亮品牌。金泰测土站的负责人张法春,多年来从事农业新技术推广,作为县农技协的副理事长、科技示范户,由他牵头组织东海部分家庭农场主到山东、泗阳等地参观学习,激励农场主要做大做强。像鲁银贵、张法春这样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贤达,都在为乡村振兴默默奉献。

四、推出四项实招:组建农业产业联盟、成立农业服务公司、搭建农产品展示平台、推广互联网电商平台

协会党支部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培育壮大各类实体,实现抱团取暖。

一是组建农业产业联盟。组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种养大户、及农资经营人员等、土专家、田秀才组建农业产业化联盟,在农村科普、信息传播、成果推广、科技服务、技术交流、销售服务、发展经济、政策宣传、法律普及、精神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密切合作,真正成为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牵引点、农村科普的依托点、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的领头雁,有力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收。

二是成立农业科技公司。成立金测农业科技公司,发挥协会平台、专业人员作用,企业、院校、银行等已经找到了点对点 、点对面、 面对面的结合。畜牧专委会为符合条件的猪场提供猪苗,带养殖大户到有资格的兽药公司、饲料公司参观考察,公开洽谈,打破传统经营模式,让养殖大户以比区域经销商还低的价格集中采购,将商品猪统一对接屠宰场,延长产业链,全过程订单合作,行业能人自然融合。因为是利益共同体,自然宣传合力,养殖户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最终实现利润最大,风险最小。对资金缺乏的科技示范户,直接对接银行签订三方协议,企业和银行都减少了中间营销策划环节。对种地大户、家庭农场提供测土配方肥施肥,示范户免费测土。今年又对接植保实现统一飞防。让第三方服务,专业人员做专业事。最终是多方受益,有序健康发展种养殖产业链。实行订单农业,企业、农户签订辣椒、芋头的合作协议,逐步开发新品种,为农民增收广开渠道。

三是搭建农产品展示平台。积极展示东海名、特、优产品,在东海县人气最旺的水晶城,打造70多平米的农产品展销平台,桂柳鸭制品、马大姐卤制品、郭姐辣椒、桃林烧鸡等一批东海特色产品相继入驻。

四是推广互联网电商平台。适应形势需要,开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积极拓展电商渠道,销售的各类东海特色商品,包装上全部打上“协会指导品牌”,统一注册“福如东海”商标,把东海农产品推出东海市场,推向全国市场。

关注农技协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Copyright © 1995-2021 All Rights Resserved 京ICP备 120308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