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科技引领,促进产业绿色创新发展
1.测土配方,推荐优质农资。针对土壤酸化、板结现象较为普遍的实际,联合会在相关主产村社抽取13份土样送检。按测土配方、缺啥补啥的原则,引导科学用肥。与全国复合肥制标企业中阿公司合作,为江津花椒产业定制生产全国第一品牌的花椒专用复合肥,年均向会员及基地推荐撒可富花椒专用复合肥2000余吨。
2.引入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增加产业科技含量。为解决当前农业产业劳动力紧缺、机械化程度低、错季管理普遍、作业效率低、农残重利用少等问题,重庆天之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等会员单位,推广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通过在相关主产镇村的试验示范,无人机植保飞防社会化服务已涉及花椒、柑橘、水稻、茶叶、油菜、莲藕、高梁等主要农作物,为江津农业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开展花椒秸秆综合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绿色循环。为解决花椒秸秆散堆乱弃、私自焚烧对产业的长期困扰,实现花椒秸秆再生利用,重庆天之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线,率先建成以回收、加工、生产、仓储、销售为一体的花椒秸秆综合回收利用中心。通过对花椒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有机肥料、菌包基料及造纸原料,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促进绿色循环发展。
2019.05联合会在西湖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二、注重技术培训和基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1.广泛开展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宣传月活动”、“富硒农产品展销与成果展”活动,组织区花椒产业协会、柑橘产业协会在江津区石蟆镇广场、支坪镇天堂村、蜀津橄榄合作社等地开展花椒种植技术、柑橘管理技术、橄榄嫁接技术等各类培训15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万余份。向贫困村关溪村赠送农资2万元。
2.打造试验示范基地。为更好推广普及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为江津花椒产业打造一个集参观、宣传、展示、培训于一体的亮点和平台,服务和推动产业发展,区花椒产业协会在慈云镇聊月村打造建设1000亩花椒试验示范基地,广泛开展测土配方、育苗扶壮、病虫防治、修枝整形、科学施肥、无人机植保飞防等试验示范工作。
3.扎实开展脱贫后扶工作。与区科协、支坪镇天堂村村委会签订花椒科普示范园三方协议做好脱贫后扶,在天堂村建设面积100亩的花椒科普示范产业园,示范引领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组织联合会成员单位积极参加江津区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及“国家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其中,江津区农技协联合会、江津区临峰山洞子姜种植基地成功申报“国家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获国家奖补资金30万元。
2020.8重庆天之聚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植保飞防作业
三、发挥协会职能作用,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1.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为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周边花椒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花椒价格连年下滑等情况对江津第一支柱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联合会广泛开展花椒产量预测、市场行情预估、价格走势预判等综合分析评估,提出收购指导价建议。
2.打包融资,解决会员资金难题。由联合会牵头与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坚持每年为业主提供打包贷款服务,为会员提供资金帮助。
3.牵线搭桥,促进销售。为解决销售难题,引进花椒色选、花椒烘干、花椒整理等设备设施,并为会员提供冻库周转和场地支持,引导会员及椒农注重质量,提高花椒品质,实行优质优价。
4.加强质量监管,引导诚信经营。花椒产新前,向全体花椒从业人员发放倡议书,明确质量标准和规范采摘时间;产中配合职能部门开展市场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提前采摘、以次充好、掺杂使假、欺行霸市等行为。
2021.06 花椒种植技术培训会,陈秀强会长示范修枝整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