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农技协联合会2003年成立以来狠抓协会建设,让农技协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者。
基本情况
全市建成农技协470个,其中县镇级农技协联合会11个,集聚会员38.8万户,带动农户54.7万户,叙永生态果业协会、泸县云龙名优水果协会获中国农技协科普奖,合江青果协会等5个农技协获全省“农技协发展三十年突出贡献奖”。古蔺县永乐镇琯溪蜜柚协会理事长罗天伦荣获2019年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2019年9月泸州市农技协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当好党的“三农”政策宣传队
着眼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聚焦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和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采取单独组建、挂靠组建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党员带农户”模式,建成农技协功能型党组织78个,有力提升了全市农技协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 助力产业发展农民致富。
二、服务产业发展,当好脱贫致富领头雁
以“建好一个协会、推广一项技术、发展一片产业”的农技服务产业扶贫思路,持续实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科技示范项目”。 近3年争取农技协发展资金1755万元,有效发挥农技协在农事提醒、农技指导、产品营销等全面服务,涌现一批产业扶贫农技协典型。在古蔺、叙永、合江县三个贫困县建有农技协86个,直接帮扶5090户建卡贫困户依靠产业如期增收脱贫,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江阳区况场劳保制品协会年产劳保手套1.08亿双,占全国三分之一份额,会员6500人,年产值2.7亿元,在叙永向林镇、古蔺椒园镇带动148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古蔺县永乐镇琯溪蜜柚协会帮扶房屋失火烧光、孙子患脑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守贵,种植4亩果树年收入5万元实现脱贫,住进两层楼新房。
三、科技创新,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
聚焦破解制约我市农业创新发展的突出科技难题,引进高层次人才,面向柑橘、荔枝、桂圆、茶叶、石斛等特色农业产业,在重点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已建成纳溪瀚源有机茶业、叙永超越现代农业(柑橘)、金土地公司(糯红高粱)等涉农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引进高层次专家25名,培育企业创新人才68名,开展合作科技项目48项,解决关键技术难题35项,转化科技成果14项,助推乡村产业兴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叙永乌蒙山雨阳生态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带动产业升级。
2019年龙马潭区九狮柚协会建成全省首家市级学会工作站,专家在果园开展培训活动。
四、科技人才下乡,传播农业科技
农技协负责人进入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带动农业领域科技工作者和农技协科技志愿者,试验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2020年,市农技协联合会承接全市糯红高粱大培训工作,在25个重点乡镇共培训高粱种植能手2000余人,助力抗疫复产,为泸州市白酒千亿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农技协理事长、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朱建忠在叙永向林镇开展高粱技术培训
科技人员在泸县、龙马潭区开展龙眼调换改良示范园和母本园建设,培育了一大批农技人才。
农技协联合会承办泸州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仅2018年获全省10个金奖中2个。
江阳区特种水产养殖协会通过“党员+农户”带领1.1万会员科技养鱼,实现年产值2.2亿元,人均增收8000元
泸县云龙名优水果协会党支部丰富活动载体加强政治思想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