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县农技协联合会

发布时间: 2021-11-11

重庆市石柱县农技协联合会成立于2017年5月。建会以来,以深化改革、建设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为抓手,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己任,以发展会员、服务会员为宗旨,把准基层农技协组织和农村群众所需所盼,主动对接党群服务中心,为提高全县农民科学素质、推进实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基本情况

2019年1月,联合会着力推进办事机构实体化、服务会员精准化、学会活动常态化、学会管理信息化、党建工作规范化。一是办事机构实体化。聘任专职秘书长1名,进一步充实了协会工作队伍,租用办公场地、配置了电脑、办公桌、打印机、档案柜等设施设备,完善了硬件设施,优化了办公条件。二是服务会员精准化。修订了《联合会章程》《会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大胆革新,清除65家僵尸会员,2019年新吸纳发展24家;三是协会活动常态化。组织会员参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研讨会4次,邀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专家团队来石为会员单位开展黄连病害调研5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90场次,农村科普志愿服务活动405场次。四是学会管理信息化。建立了服务会员的QQ群、微信群,常态化服务会员,实现协会理事会网上议事办理。五是党建工作规范化。对协会所有党员采取对党员“亮明身份、亮出承诺”,上墙公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引导协会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会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工作成效

一、建立科技志愿服务队伍。

2019年8月,石柱县农技协联合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分队正式成立,推动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向农村贫困地区延伸。

——构建起协会“1+33+242+N”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体系工作。“1”即抓好县农技协联合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分队建设,以会员单位科技工作者、个人会员、基层一线农技员为主要来源的吸纳科技志愿者425人,使之成为全县农技协科技科普志愿资源汇集中心;“33”即与全县33个乡镇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所合作,搭建起服务基层会员单位的全域科普骨架;“242”即与242个村级服务站配合,搭建服务农村产业的服务站点;“N”即要求各会员单位根据自身特色组织成立专项科技与科普服务小队,不断提高科普志愿服务组织保障,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成效。

——强化保障措施,提升志愿队伍服务能力。举办志愿者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2次,邀请资深科技志愿服务培训专家授课,科普志愿者500余人次参加培训;出台《石柱县农技协联合会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一系列志愿者管理激励机制。

二、整合阵地资源,塑造农村科普志愿活动新格局

联合会依托各乡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窗口设置科普宣传站点,持续面向群众赠阅种养殖实用技术等科普宣传资料;通过32台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7台科普中国E站设备向贫困村推送涉农科普栏目;充分利用全县242个行政村农村科普书屋,组织基层涉农科技社团技术人员、种养殖大户等开展科普书籍阅读活动;组织动员全县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科普宣教,通过整合优化科普阵地资源,不断提升了联合会科普供给能力。

三、服务基层党建,确保农村科普内容精准推送

联合会积极助力基层党群服务中心联系服务农村群众,促进农民科学素质提升。

——技术培训助力贫困户增收。针对特色产生和主导产业,组织开展辣椒、黄连、山羊、蜜蜂等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志愿服务活动90余场次,邀请市级学会专家10名,县级专家25名为全县23个乡镇、2000个农户授课,帮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掌握科学种养知识,助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增收。组建联合会科技志愿服务队,到33个乡镇,201个行政村开展三下乡、科普进乡村入农户活动305场次,面向农户发放《全民科学素质知识手册》《科学种养实用技术手册》《黄连根腐病防治手册》等宣传资料20000余份。在2020年石柱县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中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农产品展示展销,组织14家会员单位展示展销科技扶贫农产品132种,联合会员单位科技志愿者以技术培训、入户宣传、科普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普日分会场活动,50000人次受益。

——学术交流引进专家智慧。组织专家团队赴黄水镇、枫木乡开展黄连根腐病研究,形成决策咨询建议,提交县科协,以《科协智库》形式呈报县领导参阅。组织召开石柱县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研讨会,邀请重庆市科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联合体、重庆硕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SGS中国重庆公司、市农科院、市农学会等单位与22个会员单位、19家农业科技型企业、部分乡镇街道农技站对接,就食品安全检验测试展开专题培训和研讨。积极参与重庆市石柱黄连科技小院筹建工作,桥接西南大学、重庆市产学研促进会与枫木远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达成共建黄连科技小院合作协议,助推黄连产业发展。

亮点工作

一、助力黄连科技小院、潘婆婆莼菜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在枫木乡实施黄连科技小院建设项目,引进西南大学专家团队长期入驻,针对黄连病害防治、黄连产业提质增效开展科研,助力产业发展。打造潘婆婆莼菜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优质莼菜基地,实践探索观光农业新模式。组织科普志愿者常态化组织开展黄连病害防治培训、莼菜种植采摘技术培训等,切实服务科技校园和科普基地建设。

二、切实服务会员,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

一是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工作,推荐8名在农村科普、农业技术推广普及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会员参加石柱县科协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5名获全县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二是面向会员单位组织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十强十佳奖补、创新争先奖推荐申报工作,遴选优秀会员单位向县科协、市科协推荐申报项目。联合会理事长谭建兰于2018年受邀出席中国科协首个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会员单位辣椒行业协会获全市“十强”农技协,2019年联合会理事长谭建兰获评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并在表彰大会上发言,联合会和会员单位硒旺华宝公司负责人李守宝分别获2019年市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资金15万元、5万元。会员单位县黄连行业协会被评为2019年全市“十强”农技协,2020年协联合会再次获“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资金10万元。

关注农技协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Copyright © 1995-2021 All Rights Resserved 京ICP备 120308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