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日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李晓涛副教授、农业局石主任一起带领学生走进《华豆源农耕研学馆》由我们教务管理负责人高越老师为大家讲解华豆源紫豌豆的生长周期,施肥浇水注意事项,收成时间。
进门左侧便是核心区域——中国传统农具展示区。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华豆源农耕研学馆,呈现在眼前。保存有农业文物、标本、古籍和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2000件,包括文物200余件。这些都是我们理事长王建兵过去十多年间从长江流域、湘江流域以及古云梦泽一带收集而来的,其中年岁最大的是明代用于磨米的木器“砻”,还有清代的量器升、斗、斛等,其他农具基本也是解放初期的老物件。“整个展厅的设计布置都是在湖北设计工程学院、华农、江大的专家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农耕文化展厅设计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把传统的农民、手工业者或手工艺人对生产、生活上的思考、想法展示出来。传统农具陈列按照农业生产的具体工序,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灌溉、收获、运输、脱粒、加工、称量九个单元来展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农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现代农业”理念与“农耕文化”相结合,使传统“农业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也使现代农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紧接着一台台水培蔬菜机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大家围在一起认真听老师讲解水培种植方式机器的使用方法。1.前期育苗的准备工作2.水培移植注意事项3.定期育苗的营养运输4.后期的养护管理。
大家觉得此次活动收获甚多,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对现代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互联网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和科普文章写作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储备了一定的农业互联网信息、现代农业知识,掌握了科普文章写作的标准和技巧,为下一步的工作与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