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文章

江西省农业主推技术

时间:2024-07-22

江 西 省 农 业 主 推 技 术 推 广 任 务 书 

名 称:桑螟虫情监测与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号: 赣农厅办函20243 号: 202450 单 位: 江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主推技术情况 

技术名称 桑螟虫情监测与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技术分类 植物保护类 技术内容 1. 桑螟虫情监测 在桑螟的幼虫、成虫发生期进行踏查,以幼虫期为主,从 4 月下旬开始至 10 月下旬 结束。虫情监测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两种方法相结合。 1)踏查 随机在桑园内边走边观测调查,主要查看桑树嫩芽和桑叶背面是否有桑 螟危害,踏查记录发生地点、范围、发生程度、虫态、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等内容。 2)标准地调查 在桑螟调查区,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 选有代表性的桑园,划定标准地 0.2 hm250 m×40 m)。每块标准地,按照对角线法或“Z” 字形法,抽取 10~20 株桑树作为标准株。调查自 4 月下旬越冬代产卵开始,每间隔 5 d 调查一次,至 10 月下旬结束。发育进度调查时,对标准株逐一详查,分株调查记录各龄 期幼虫数量。成虫羽化期前,设置黑光灯监测桑螟成虫发生动态。 2. 农业防控技术 1)合理施肥,如夏伐后施复合肥和氯化钾、冬伐后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 桑螟虫害能力。 2)桑园剪伐的枝条、落叶和杂草等要及时清理出园,减少桑螟虫源基数。 3)灵活控水,雨水多时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积水,雨水少时要及时浇水防止干旱。 4)人工捕杀,在桑螟各代卵期,摘除卵块,集中销毁;在受害的嫩梢、卷叶、叠 叶中捕捉桑螟幼虫、在树缝裂隙或地表落叶中捕捉蛹,集中销毁。 3. 理化诱控技术 1)灯光诱集 在桑园内安装太阳能频振杀虫灯或 LED 杀虫灯诱杀桑螟成虫,减少 桑螟次代虫口发生量。每 8~10 hm2设置 1 盏,使用时间为当年越冬代桑螟成虫羽化的始 期(4 月下旬)至当年桑螟成虫活动末期(10 月下旬)。 2)性诱剂诱集 将桑螟性诱剂诱芯与诱捕器组装使用,性诱剂及诱捕器在杂交桑 园安装高度控制在 60~90 cm、在嫁接桑园安装高度控制在 110~135 cm,安装密度为 1 /667m2,诱芯使用量 1 /套,安装位置为正中与边缘之间的位置,诱芯更换时间为桑螟 成虫发生高峰期,诱芯使用周期不超过 12 周。 3)食诱剂诱杀 将配置好的食诱剂与诱捕器组装使用,使用时间为当年越冬代桑 螟成虫羽化的始期至当年桑螟成虫活动末期。食诱剂及诱捕器在杂交桑园安装高度控制 60~90 cm、在嫁接桑园安装高度控制在 110~135 cm,单个诱捕器的食诱剂使用量为 50~70 ml,轻晃摊平,避免食诱剂流淌出来;安装密度为 2~3 /667 m2,在桑螟羽化高 峰期前后通过加水来延长食诱剂的有效期,达到防治整个世代桑螟的效果。 4. 生物防控技术 为更好保护桑园生态环境,人工释放桑螟天敌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控。寄生蜂释放期 集 中 在 桑 螟 幼 虫 1 龄 时 期 ; 寄 生 蜂 的 种 类 包 括 桑 螟 绒 茧 蜂 [Apanteles heterusiae Wilkinson]、长距茧蜂(Macocentrus sp.)、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Walker]赤眼蜂(Trichogrammatid)等;寄生蜂释放量为 1000~2000 /667 m2,寄生蜂成虫或卵块 蜂卡均可。 5. 化学防治技术 为提高桑螟化学防治的安全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根据桑螟虫情监测结果,当监测发 现桑园内桑螟幼虫数量达到 1600~3000 /667 m2时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桑螟化学药剂防治最佳时期是幼虫 3 龄期之前,推荐使用 90%敌百虫晶体 2500 倍液常规喷雾(安全间隔期为 15~16d)或 80%敌敌畏乳油 1500~2000 倍液常规喷 雾(安全间隔期为 5~6d)。 推广目标 与效益 2024 年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 8 万亩以上,全省推广率达到 40%以上,1)有效降低桑 园内桑螟幼虫虫口密度和桑螟对桑叶的危害程度,亩桑桑螟危害率降低 30%以上;2)直 接减少桑园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亩桑桑螟化学防治用药量减少 50%以上,有力 提升桑叶品质;3)实现亩桑节支增收 60 元以上,亩桑经济效益累计提高 10%以上。 推广措施 1.成立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技术推广工作会议,落实人员具体实施,切实 做好各项主推技术推广,确保主推技术目标任务完成。 2.建立推广示范基地,加大技术宣传。通过建立桑螟虫情监测与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核心示范区,设定桑螟防治效果指标:即(1)有效降低桑园内桑螟幼虫虫口密度和桑螟 对桑叶的危害程度,亩桑桑螟危害率降低 30%以上,(2)直接减少桑园化学农药使用次 数和使用量,亩桑桑螟化学防治用药量减少 50%以上,有力提升桑叶品质;并通过新闻 媒体等渠道宣传,辐射带动技术推广。 3.组织培训,依托江西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特派团、农业大讲堂等科技服务 平台,结合会议培训与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桑螟虫情监测与绿色高效防控技术指导, 提升桑螟防控成效。技术推广 覆盖面 核心关键技术在九江市的修水县、吉安市的永新县等桑树种植区推广,累计推广率 达到 40%以上。 对接的 农业科技 示范展示 基地或 农业科技 示范户及 展示内容 1)修水县对接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及展示内容包括: ①太阳升镇坳头村蚕桑基地(联系人:梁财) 展示桑螟虫情监测、农业防控技术 ②马坳镇东津村蚕桑基地(联系人:卢斌) 展示农业防控技术、理化诱控技术 ③何市镇郭城村蚕桑基地(联系人:杨熙昴) 展示生物防控技术、化学防治技术 ④西港镇西港村蚕桑基地(联系人:陈三行) 展示理化诱控技术 2)永新县对接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及展示内容包括: ①里田镇双江村蚕桑基地(联系人:刘映红) 展示农业防控技术、理化诱控技术 ②沙石镇谭边村蚕桑基地 (联系人:左志雄) 展示桑螟虫情监测、农业防控技术 ③沙市镇黄家村蚕桑基地(联系人:左新平) 展示生物防控技术、化学防治技术 “三定向” 毕业生 参与情况 1)徐倩婷 “三定向”毕业生,工作单位为修水县山口镇人民政府,参与在修水 县太阳升镇坳头村蚕桑基地和马坳镇东津村蚕桑基地的技术推广工作; 2)方港 “三定向”毕业生,工作单位为修水县杭口镇人民政府,参与在修水县 何市镇郭城村蚕桑基地和西港镇西港村蚕桑基地的技术推广工作。 时间安排 2024.4-2024.5:制定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2024.5-2024.7: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等工作; 2024.8-2024.10:开展主推技术推广效果调研,针对桑螟防治效果进行现场测定; 2024.11-2024.12:主推技术推广效果评估、撰写总结材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