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厚竹的发现
厚竹(Phyllostachys edulis ‘Pachyloen’)又名厚皮毛竹于1980年发现于今江西万载县高村乡严田村东湖组东斜坑新屋下毛竹林缘,1997年正式命名为厚皮毛竹,是毛竹的一种新栽培变种。1998年,厚皮毛竹的拉丁名改为Phyllostachys edulis ‘Pachyloen’,为了准确描述其竹壁厚这一优良特性,2003年厚皮毛竹又被改名为厚壁毛竹。2005年,江西农业大学以“厚竹”名称申请植物新品种,2008年成为我国首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竹类新品种(品种权号20080003),且2018年被审定为国家林木良种。
二、厚竹的主要生物性状
厚竹秆高达12 m,直径达8 cm,胸径平均为16.55 cm,竹秆重量平均为12.4 kg。竹秆略呈四方形,或椭圆形,竹壁特厚,平均壁厚约为2.5 cm,基部壁厚3-4 cm,中部1.4-1.8 cm,上部近实心。幼秆密被细柔毛及厚白粉,箨环有毛,秆环不明显。箨鞘背面黄褐色或紫褐色,具黑褐色斑点及密生棕色刺毛;箨耳小,繸毛发达,箨舌强隆起,边缘具粗长纤毛;箨叶较短,长三角形至披针形绿色初直立后外翻。叶片较小,披针形长4-11 cm,宽0.5-1.2 cm,下表面在沿中脉基部具柔毛,次脉3-6对。
厚竹发笋期于3月下旬开始,出笋期可延续到4月中旬,4月上旬为发笋高峰期。竹笋在出土后30-45天开始发枝,发枝10-15天后开始展叶。发笋初期生长速度较慢,竹笋出土30 cm后进入快速高生长期,开始发后幼秆高生长速度减慢,直至停止高生长,竹秆高生长呈“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竹鞭主要分布范围在20-40 cm的土层中,竹鞭上活芽与死芽的比例约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