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自治区科协携手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大学在南宁联合举办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广西)授牌仪式暨业务培训会。中国农技协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中国农技协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主任师铎,中国农技协副理事长、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华,中国农技协副秘书长、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自治区科协副主席刘翠权,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李如平,广西大学副校长冯家勋出席会议。会议由刘翠权主持。中国农技协、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技协、四川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的领导、专家教授和研究生,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依托单位代表,我区有关市、县(区)科协及媒体代表等,约90人参会。
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广西)授牌仪式暨业务培训会
冯家勋在致辞中感谢柯炳生今年以来两次到广西大学指导科技小院建设工作,他表示,中国农技协大力支持广西大学专家教授团队参与建设科技小院,为广西大学开展新农科建设和创新研究培养创造了良好平台。下一步,广西大学将积极与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合作,重点抓好科技小院的合理化布局、体系化建设、规范化运行等方面工作,共同推动科技小院快速发展。
《共建科技小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会上,张建华宣读了批复我区成立广西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广西邕宁桑蚕科技小院、广西扶绥甘蔗科技小院、广西武鸣沃柑科技小院、广西环江油茶科技小院、广西宾阳水稻科技小院、广西右江芒果科技小院7个科技小院的文件,并向7个科技小院进行授牌,同时成立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广西分联盟。随后,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大学共同签署了《共建科技小院合作框架协议》,科技小院的依托单位代表和专家教授团队代表签订了《共建科技小院协议书》。
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广西分联盟授牌仪式
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四川省农技协副理事长、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王西瑶,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彭剑峰,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常驻学生杨勇及广西隆安火龙果科技小院常驻学生向赛男在会上还分别从各自角度,就科技小院的发展历程、制度建设、科研服务、运行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生活等方面作了业务讲解和经验分享,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对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小院快速发展,高效发挥作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柯炳生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赞扬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科技小院建设工作列入《﹤关于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实施意见﹥责任清单》进行落实的举措,认为这是广西的首创做法,值得全国其它省区借鉴和推广。他还对广西大学吸收先进经验,创新开展科技小院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还要求广西科技小院结合实际,积极发挥好创新平台作用,为全国科技小院建设提供广西经验。
7个科技小院授牌仪式
相关链接: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首创的农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农村科普、农民培训及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平台。在该模式下,高校、科研院所的涉农科技人员和团队直接驻扎在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充分调动专家导师、科技人员(研究生)和当地政府、农技协、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生产全过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当地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指导,实现零距离科技对接,零时差指导解决,零门槛普惠服务,零费用培训推广,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推动科技小院的规范发展,2018年11月,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农技协”)在南宁成立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通过在全国各省(区、市)指导建立一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科技小院的“国家队”和“升级版”。目前,包括我区在内,全国有4个省区共建成24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我区是建成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最多的两个省区之一。(彭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