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学雷锋助春耕 | 湖北省仙桃市农技协组织会员开展观摩学习活动
3月18日至3月20日,仙桃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仙桃农技协”)组织17名会员代表奔赴武汉、黄冈、黄石、鄂州等地,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参观学习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增进仙桃农技协与省内优秀农技协的友谊与互动交流,通过组织会员代表参观学习周边城市及优秀农技协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仙桃农技协会员的专业素养,增强会员的服务意识和技术服务水平,推动仙桃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天四地,马不停蹄。活动期间,17名会员代表先后深入武汉、黄冈、黄石、鄂州等地的武汉宏新渔业有限公司、武汉我家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安瑞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麻城市龙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团凤县郧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湖北省农垦示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大坡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蕲春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卾州同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武汉市金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业内知名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观学习和交流,智慧渔业、智慧农业、现代种养殖等前沿模式深深吸引了会员代表。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会员代表们发现,这些知名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并将这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控、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农产品品质的全方位提升,让会员代表们真切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无限魅力与巨大潜力。
在参观一家合作社的设施大棚时,先进的蔬菜种植模式给会员代表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往传统的蔬菜种植,多依赖人工经验,对环境的把控较为粗放,蔬菜产量和品质也不稳定。而在这里,智能温控系统根据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准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自动灌溉与施肥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和养分含量,实现按需供水供肥,既避免了水肥资源的浪费,又确保了蔬菜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
会员毛珍祥从事蔬菜种植多年,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禁感叹:“干了大半辈子蔬菜种植,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以前总觉得自己经验丰富,现在才明白,和人家这智能化种植比起来,差距太大了。就拿这浇水施肥来说,我们全凭感觉,人家靠数据说话,种出来的蔬菜品质肯定比我们的要好。回去后,我得赶紧把这些新技术学起来,改造自己的大棚,不然真要被市场淘汰了。”
会员张远华谈到参加本次活动体会,也是感触颇深。“这次参观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认为自己在水稻耕种管收加销方面是王者,通过参观学习,发现强中自有强中手,看到先进智能化种植模式,太空育种模式,品尝了太空小蕃茄,这些都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斤大米居然能够卖到100元以上,科技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和轻松,科技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业效益,这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走向。”
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活动时间紧迫、行程路远,但是收获很大。通过组织会员代表学习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特色农产品种植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强了会员代表与当地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及农技协的交流合作,拓展了多方合作渠道,为会员之间共同探讨农业发展新思路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仙桃市农技协会员之间的沟通协作,也为仙桃农技协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城市和其他农技协会的沟通协作,持续引进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全力推动仙桃市农业产业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大步迈进。与此同时,协会还将组织会员对此次参观交流的成果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讨,确保所学所见所感能够切实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促进仙桃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据了解,仙桃农技协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初心,以普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为己任,致力于促进产业蓬勃发展和农民稳步增收。近10年来,协会已汇聚单位会员17家,个人会员251人,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教育培训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凭借多年的不懈努力与突出贡献,协会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志愿者先进单位、全国百强农技协等殊荣。
来源:聚焦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