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重庆市梁平县养蜂协会--强化职能 规范管理促进协会有序发展

2019-03-04
【字体:       打印

梁平县养蜂协会成立于20031月,协会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协会发展为目标,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围绕协会职能,突出蜂产品质量安全,多措并举,强化服务,加快了梁平蜂产业向标准化、优质化方向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协会建有3个综合示范片区, 2个品牌蜂产品生产基地, 7个大型全国转地养蜂场。协会拥有养蜂专业合作社、养蜂微型企业等单位会员49个,个人会员178人,2012年全县蜂群达6.8万群,年产各种蜂蜜1385吨;蜂王浆138吨,蜂花粉90吨,蜂腊28吨,蜂产品总产值达5600万元。 2011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2012年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表彰为“全国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一、建立健全机构,规范协会管理

协会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通过一个章程、五大职责、六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协会内部机构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协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一个章程:就是参照《中国科学技术章程》制定了《梁平县养蜂协会章程》,严格按照章程管理协会,做到有据、有序的运转。五个职责:一是理事会职责,规定理事会及会长、理事、秘书长等工作职责。二是财务部职责,负责协会财务管理,严格按照社团和章程执行财务制度,接受相关部门监督。三是技术部职责,负责对会员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四是销售部职责,负责蜂产品的营销,蜂种引进。五是事务协调部职责,负责协调协会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对外联络事宜、维护会员权宜以及协调会员之间关系等。六项制度:一是会员入会制度:入会人员必须向协会提出入会申请,提交近期一寸照片两张和身份证复印件,经协会理事会研究同意后颁发会员证,建立入会花名册,立档归卷。会员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参加协会活动,按时缴纳会员费,每人每年缴纳会费50元。二是会议制度:协会每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每年召开两次以上理事会或者是理事扩大会议,研究、指导协会工作,平时不定期召开正副会长秘书长会议,及时研究协会工作。每年召开一次有关部门协调会议,做好会议记录。三是财务制度:协会严格执行国家财会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协会内部设立专职的会计、出纳、财务监督人员,资产进行登记,专人保管,每年将收入、支出,定期向会员报告一次财务工作。从2012年起,统一使用重庆市社团组织非行政收费收据,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四是培训制度:定期对会员开展培训,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县内培训(除协会年终会员大会培训外),聘请养蜂专家授课,组织会员外出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提高会员养蜂技能。五是宣传制度:对协会的各项活动对外宣传,向相关部门报送活动简报,向新闻媒体投稿,电视台制作专题片等,加大宣传力度。2012年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级媒体及网站采用新闻稿6篇,被重庆日报等市级媒体及网站采用6篇,梁平报、梁平电视台等县级媒体及网站采用9篇,真正做到了报上有字,网上有文,电台有声,极大地提高协会知名度。六是文档制度:文档、资料收集管理,协会办公室将文档、资料每年收集整理、齐全。分别建立了文书类、综合类、会员类、培训类,专人管理。

二、发挥协会服务宗旨  增强协会凝聚力

养蜂协会是松散型民间社团组织,没有大型实业作后盾,协会要发展就必须要会员齐心协力,怎样才能增强凝聚力,那就是为会员服好务,办好事,增加会员收入。

一是充分发挥协调事务部的作用,搭建桥梁,为会员排忧解难。养蜂协会以热情服务会员为宗旨,以保护会员利益为出发点,积极为会员维权,帮助会员解决实际困难,受到了会员的一致好评。2010715日,福禄镇天塔村四组养蜂户唐代光养蜂26群,106脾,因为镇里开展水稻统防统治,给水稻喷施了农药,造成蜂群全部死亡,损失达1.2万元。通过协会与镇政府协商,唐代光最终得到5000元赔偿,重新发展起养蜂事业。20118月中旬,由于天气炎热,出现了千丈树中毒引起蜂王大量死亡的情况,眼看秋繁在即,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协会通过调查摸底,统计出蜂王缺口100余只,协会立即与山东济南总蜂场联系,以最优惠的价格统一购买了蜂王,逐一发放到会员手中,解决了蜂农的燃眉之急。几年来,协会始终坚持服务这一宗旨,为会员解决了养殖难题,维护了蜂农的合法权益,保护了会员的利益,增强了协会凝聚力。

二是发挥技术服务部的作用,组织会员因时因事开展各种科学饲养技术培训,提高会员养殖技术和整体素质。协会将全县养蜂业概况、蜂产品的开发利用等情况制成专题宣传片,不定期的进行播放;利用网络、光碟、专业书籍、“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等方式,再结合本地实际,向广大会员传授蜜蜂的饲养、蜂病的防治、蜂产品与人类健康等知识;通过农校培训、阳光培训、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多种形式,聘请专家讲课,培养了大批能吃苦、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致富的协会会员。通过培训,会员掌握了蜂场环境选择、良种选育、蜂病预防以及强群培育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养殖质量,增加会员,增强协会向心力。

三是发挥会员示范作用,不断壮大协会队伍。协会会员采取“一帮一”“一帮二”,理事采取“一帮三”的发展壮大模式,为会员提供技术帮扶,帮助会员搞好养殖。同时协会还注重吸收一批退休人员、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加入到养蜂队伍,集中协会的力量帮扶他们养好蜜蜂。如仁贤镇联合村村民胡永明,今年50岁了,因右腿残废不能劳动,在协会会员夏先寿的帮助下养起了蜜蜂,预计增收1万元;金带镇仁和村移民王国芬,在会员的帮助下,现养蜂7群。特别是在鼓励微企发展中,协会已帮助会员发展9家养蜂微型企业,解决了50余人的就业问题。新会员的不断加入、蜂产业企业的不断成立,切实壮大了养蜂协会队伍。

    四是积极争取政府和部门支持,推动养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协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为此,梁平县养蜂协会在加快协会发展的同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做出汇报,并通过各种形式与有关部门沟通。随着协会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全县养蜂规模的逐步扩大,协会大力推进全县养蜂产业的做法得到了县委和县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县领导多次到协会和养蜂户现场进行调研,参加协会每年的年终会员大会,对协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县政府还发文将养蜂产业列入全县产业化的重点项目,还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养蜂产业。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不仅为协会的大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而且也为做大做强养蜂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梁平养蜂协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