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元谋县金诚优质番茄产销协会--整合各方资源服务现代农业
元谋县金诚优质番茄产销协会成立于2007年9月28日,设有协会会长1人,副会长2人,现有会员10000多人(户)。为理顺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关系,改善组织结构,把“小、散、弱”的松散型协会发展为“紧密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产权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结合起来,协会在股份合作制上积极探索,于2008年5月7日成立了元谋热坝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80万元,入股社员488户,非入股社员4450户,入股股金304.21万元。合作社社员根据自身需求,可到分布在7个乡镇上的农资销售门市和21个农村农资发放点购买农资,其购买农资所产生的交易额年终可参与返利。随着协会和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会员对农资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为了更好的服务、方便会员,让会员得到更多实惠,2011年协会又投资40万元成立了元谋热坝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协会采取“协会+合作社+公司+示范基地”的模式进行股份合作制运作,筹集发展资金,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动了元谋1.6万亩番茄提质增效和协会会员增收,有效的推动了元谋绿色产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为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使元谋地区的番茄以正规品牌的形势来展开外销,同时让外界对元谋本土文化有进一步了解,让会员种出的番茄能买到更好的价格,提高其市场的谈判地位,抵御市场风险,协会于2010年申请并通过了“热坝”品牌番茄的商标注册,并在2013年通过了对该品牌的绿色食品认证。协会每年都对会员种植的番茄番茄进行收购,到2014年底已收购会员番茄4万多吨,创产值上1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协会从2012年起,承担了“元谋县蔬菜品牌化创建及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任务,实施安全质量追溯卡制度, 使生产过程全程可追溯,对核心区的1560亩标准化示范区和农户的5000亩特色番茄进行了绿色(A)级蔬菜标准化生产,并在广州、上海、成都等大城市设立了直销点,形成了质量可追溯的品牌化营销,“热坝”牌番茄畅销全国大中城市的直销点及超市。仅2012年就销售番茄13000吨,创产值3300万元,带动农户番茄标准化生产5000亩,农户增收75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协会在服务当地的果蔬生产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培育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推广和示范。目前,投资建成了2000万株蔬菜育苗基地2个、科技示范基地200亩,农民科技创业园10亩、实验示范基地20亩;同时建有容纳200人左右的培训教室和图书阅览室,为会员和员工提供了学习环境。协会以示范园为基础,从品种更新、技术更新、产业示范、品种建设入手,大胆探索,根据元谋气候和土壤特点引进农药、肥料品种2000个进行药肥效实验,从节约成本出发推动元谋蔬菜全面升级。协会长期与国内外多家公司合作,先后从瑞士、荷兰、以色列、日本等国各类番茄新品种试验、示范,解决社员急需的抗番茄黄化卷叶病毒(TY)品种的需求,引进和开发符合世界消费潮流的黑番茄、串番茄;已挑选出受消费者喜爱的鲜食樱桃萝卜、精巧黄瓜、生吃玉米等新奇特蔬菜的品种,并于2013年推广种植。同时推广“甲壳素生态综合调控技术”、“缓控释肥技术”、“膜下节水灌溉技术”、“番茄嫁接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优质高档番茄,改良本地传统番茄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初步形成了名特优新品种配套、品种结构合理的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元谋县番茄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新品种番茄种植已发展到全县7个乡(镇)的100个村(组)10000多户农户,辐射带动元谋1.6万亩番茄提质增效。7年来,协会累计培训会员800多场次,培训会员30000多人次,指导会员生产优质外销商品番茄45000多吨。农户从入会前每亩收入1.2万元增加到入会后2.5万元以上的亩产值,合作社从2008年9.05万元的盈余收入增加到2012年91.1万元,有效的提高农户的收入,增强了合作社凝聚力。
5年来,合作社引进选育国外抗病毒病番茄品种12个,鲜食特色高价值蔬菜品种10个,国产高档番茄品种8个满足了元谋番茄种植的需要。通过示范效应,让更多农户跟进,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带动全县广大农户种植的果蔬进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协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0名,常年分布在7个乡镇100多个自然村不间断到田间地头做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定期向农户发布市场信息、定期做生产培训、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供应、统一产品采购及“热坝”品牌营销。2015年协会“以合作社为载体,以特色果蔬种植为突破,以市场为导向,以热区优势产业及文化为基础,打造一个聚特色果蔬种植、加工销售、科普示范、观光品尝为一体的现代协会”。
协会于2011年12月被州科协、州财政局评为“楚雄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示范单位”、2012年4月被云南省供销社确定为“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2年11月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列为“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专业合作组织”、2013年1月被云南省农业厅确定为“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013年12月被云南省科技厅确定为“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014年协会会长武成勇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
为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使元谋地区的番茄以正规品牌的形势来展开外销,同时让外界对元谋本土文化有进一步了解,让会员种出的番茄能买到更好的价格,提高其市场的谈判地位,抵御市场风险,协会于2010年申请并通过了“热坝”品牌番茄的商标注册,并在2013年通过了对该品牌的绿色食品认证。协会每年都对会员种植的番茄番茄进行收购,到2014年底已收购会员番茄4万多吨,创产值上1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协会从2012年起,承担了“元谋县蔬菜品牌化创建及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任务,实施安全质量追溯卡制度, 使生产过程全程可追溯,对核心区的1560亩标准化示范区和农户的5000亩特色番茄进行了绿色(A)级蔬菜标准化生产,并在广州、上海、成都等大城市设立了直销点,形成了质量可追溯的品牌化营销,“热坝”牌番茄畅销全国大中城市的直销点及超市。仅2012年就销售番茄13000吨,创产值3300万元,带动农户番茄标准化生产5000亩,农户增收750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协会在服务当地的果蔬生产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培育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推广和示范。目前,投资建成了2000万株蔬菜育苗基地2个、科技示范基地200亩,农民科技创业园10亩、实验示范基地20亩;同时建有容纳200人左右的培训教室和图书阅览室,为会员和员工提供了学习环境。协会以示范园为基础,从品种更新、技术更新、产业示范、品种建设入手,大胆探索,根据元谋气候和土壤特点引进农药、肥料品种2000个进行药肥效实验,从节约成本出发推动元谋蔬菜全面升级。协会长期与国内外多家公司合作,先后从瑞士、荷兰、以色列、日本等国各类番茄新品种试验、示范,解决社员急需的抗番茄黄化卷叶病毒(TY)品种的需求,引进和开发符合世界消费潮流的黑番茄、串番茄;已挑选出受消费者喜爱的鲜食樱桃萝卜、精巧黄瓜、生吃玉米等新奇特蔬菜的品种,并于2013年推广种植。同时推广“甲壳素生态综合调控技术”、“缓控释肥技术”、“膜下节水灌溉技术”、“番茄嫁接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优质高档番茄,改良本地传统番茄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初步形成了名特优新品种配套、品种结构合理的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元谋县番茄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新品种番茄种植已发展到全县7个乡(镇)的100个村(组)10000多户农户,辐射带动元谋1.6万亩番茄提质增效。7年来,协会累计培训会员800多场次,培训会员30000多人次,指导会员生产优质外销商品番茄45000多吨。农户从入会前每亩收入1.2万元增加到入会后2.5万元以上的亩产值,合作社从2008年9.05万元的盈余收入增加到2012年91.1万元,有效的提高农户的收入,增强了合作社凝聚力。
5年来,合作社引进选育国外抗病毒病番茄品种12个,鲜食特色高价值蔬菜品种10个,国产高档番茄品种8个满足了元谋番茄种植的需要。通过示范效应,让更多农户跟进,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带动全县广大农户种植的果蔬进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协会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0名,常年分布在7个乡镇100多个自然村不间断到田间地头做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定期向农户发布市场信息、定期做生产培训、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供应、统一产品采购及“热坝”品牌营销。2015年协会“以合作社为载体,以特色果蔬种植为突破,以市场为导向,以热区优势产业及文化为基础,打造一个聚特色果蔬种植、加工销售、科普示范、观光品尝为一体的现代协会”。
协会于2011年12月被州科协、州财政局评为“楚雄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进示范单位”、2012年4月被云南省供销社确定为“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2年11月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列为“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专业合作组织”、2013年1月被云南省农业厅确定为“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013年12月被云南省科技厅确定为“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014年协会会长武成勇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