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蔬菜专业技术协会--以科技引领蔬菜产业发展

2019-03-04
【字体:       打印

乐昌市梅花镇蔬菜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20061月,由当地种植能手和生产资料经营经销商余志荣等人发起,现有会员238人,同时带动梅花、云岩、沙坪、秀水等乡镇3000多户农户种植蔬菜。2011年被韶关市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韶关市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4年带动全市年种植各类蔬菜8000亩,组织销售蔬菜总量达19000多吨, 创产值3000多万元,会员户收入达到3万多元,社员收入比一般农户高出20%以上。其主要做法有:

一、注重科技发展生产。

1、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为会员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为会员提供场所进行实践经验的交流。同时加强本协会骨干成员的技术培训,并让他们担任技术指导员,负责会员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与科研院校挂钩,目前协会与韶关学院、山东省新泰市黄瓜研究室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引进“科技特派员”,建立“产—学—研”共赢和多赢的合作模式。

3、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培训活动。

1)、新种植户岗前培训:新加盟农户,在种菜前,协会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着重对土地各项安检,种子消毒处理,各种病虫害及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给予指导。

2)、以会代训。老种植户每季度协会召开一次技术培训会,遇突发事件,协会另外以会代训。并开展多种形式科技宣传及发放科普图书等。

二、发展新模式,重视与农业公司的合作。

乐昌市梅花镇蔬菜专业技术协会,将广大种菜户组织起来,与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乐昌市农丰农场签订蔬菜种植供销合同。形成了“龙头企业+技术协会+基地+农户”的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由公司、技术协会、农户三者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链,公司负责新品种的开发、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合作社负责种植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以及按标准化组织农户生产、管理农户;广大农户在协会指导下组织生产。公司和农户签订年度生产协议,向农户提供优质的菜种、菜苗、化肥、药品及负责产品销售;协会负责无偿的全程技术服务,这样农户收益有保障、公司生产计划也得以稳定落实,共同形成了一种“双赢”的生产经营格局。公司确定了最低收购价,保证了农户在市场行情最差时也不至于亏本;协会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得出了“猪--菜”的生产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农家肥提高了蔬菜的品质,还大大的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这些保障措施不仅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还大大的提高了农户的盈利能力,显示出了其强大的优势和生命力,依靠这套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科学的运行机制,各种蔬菜种植得以迅速推广,合作农户逐年稳定增加,种植区域覆盖面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三、切实为会员服务。

1)协会成立后,自筹资金到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考察、联系客商,同时宣传协会农产品的优越性,有效拓宽了协会会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2)统一为会员代购农资,既有效杜绝了假农药、假化肥现象,又可以每年每亩为社员节省300多元的生产成本;同时,对家庭确实存在困难的会员给予免息预垫农资,待收成后扣回。

3)培养树立典型的会员,对单产(产量、产值)最好的会员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比如:一包化肥、一台喷雾器或等值的农资。

4)对会员的田地进行不定期巡视,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解决或请教有关专家。 
  四、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协会购进电脑,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发布本协会产品信息,并结合市场实际,为会员合理安排种植品种,播种时间,从市场空档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五、转变经营观念、模式。以往是会员种植什么,组织销售什么,盲目性、风险较大,效益却不高。在对市场充分考察了解的前提下,变为由协会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

六、创品牌,强调质量管理,全面控制产销环节。市场打开了,如何长期保证产品质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创一个品牌已不容易,而要守住品牌并持续发展则更难。协会对蔬菜的质量是丝毫不敢马虎,坚决在生产及销售过程当中施行四个统一:一是统一提供优良种苗,以保证蔬菜的品质。二是统一供应肥料和无公害农药。在生产上全部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不使用化学肥料,以保证产品健康安全。三是统一技术指导。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会员进行定期技术培训,组织种植能手到外地参观学习,并组织技术员进村入户进行讲座,派技术人员到田间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监督指导,以确保每个生产环节都达到绿色环保无公害的要求。四是统一销售。在销售中,实行统一品牌包装,统一组织市场销售,统一制定价格标准,避免小客户相互压价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

七、严格按本协会《章程》办事,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定期召开会员代表会议,及时公布财务情况,真正做到民办、民管、民受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