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天津市宝坻区蔬菜产销协会--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

2019-03-04
【字体:       打印
    宝坻区蔬菜产销协会成立于2010年9月,协会理事会由10人组成,设有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理事会下设财务部、销售部、技术推广部。协会以技术服务为主,有蔬菜专业技术人才22名,其中高级农艺师6名,农艺师9名,会员50人余人。协会自成立以来立足本区蔬菜产业,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着眼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紧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按照“抓科普、强协会、建基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与中国农科院、天津农学院等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在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协调生产、销售产品、组织认证、生产监测、生产资料、信息交流、宣传推广、培训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地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 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以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素质为根本,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三年来,协会根据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及区内农业发展现状,定位了协会的引导性服务目标,既推进宝坻区农业“三品一标”事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根据目标,协会确定了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宣传活动的任务。协会与全区24个镇街深入协商,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宣传计划,每个镇街每月开展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及相关知识宣传活动,三年累计组织技术类、专题类宣传活动288期,宣传了黄瓜等20余个蔬菜品种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法规法条,受益人数达5000人。在宣传活动中注重宣传对象分属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力争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理念植入人心。同时,积极参加区政府、区科委等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宣传月、百日大行动、亮剑行动、重大节假日专项整治行动、科技周、科技宣传月、科技下乡等科普宣传活动50余次,展出展板140块,发放实用技术手册5000册,科普资料10000余份,为全区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提高蔬菜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以实施科技项目为载体,把科普工作纳入基地工作的方方面面。
    为了使科普工作走出理论教育形式,协会依托区检测中心、蔬菜公司实施了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产地准出及产品追溯、放心菜基地工程建设、设施提升工程等项目,与泉盈合作社、润野公司、绿野合作社等蔬菜生产基地联合修建了150平方米的科普培训室和3个30米长的科普宣传栏,同时吸纳19家基地为协会会员,对会员基地实施了统一规范检测室建设、统一配备检测设备、统一搭建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统一技术规程、规范生产档案、规范投入品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等多项管理措施。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协会注重培养基地技术骨干,注重为基地解决实际生产难题,三年中,累计为基地聘请专家30人次,解决实际生产难题48个,培养技术骨干150人,另外,每年每季度还要根据基地生产情况组织专家编写科普技术资料、制作科普宣传挂图并及时张贴于生产棚室内、宣传栏内、发放到农户手中,从基础群体抓起、从基础环节做起开展的科普工作大大提升了农户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和科学文明生活的素质。
    (三)以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注重物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协会联合区无公害办公室、植保站对基地实施物化技术设备配送服务,共为基地配送了太阳能杀虫灯、热力烟雾机等物化技术设备126台,配送黄板、粘鼠板、性诱剂、防虫网等物化农资累计达40余万元,提供了优良品种30个、新技术16项;二是建成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市级监管机构,组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队伍,对全区蔬菜生产基地及时开展蔬菜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三年共认证无公害基地12万亩,无公害产品50余个;此外,协会会员包片负责对基地进行生产过程环境控制、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等服务,会员每周深入基地两次,抽检基地产品农药残留情况,检查生产环节有无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操作行为,认真指导严格检查基地不使用禁、限用农药,如实填写田间档案、记录进销台账等。三年共抽检基地样品18000余个,检查了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措施300次以上,做到了对基地生产管理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从基地生产环节做到了服务与监管的有机结合。
    (四)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努力提高会员和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
    协会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天津市蔬菜所、荷兰瑞克斯旺种业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研发机构一直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生产需要多次组织农民会员外出参观考察,既引进了优良新品种、实用新技术,又学到了设施蔬菜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为本区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此外,协会实施区-乡镇-生产基地三级培训相结合方式,开展了集中与分散,室内与现场,专家讲课与典型经验相结合的多层次、大范围培训,三年来,协会共聘请专家及技术人员80人次,共举办了12次大型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法律法规讲座,30次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知识培训,6次大葱、韭菜安全生产技术专题培训,12次执法监管及检测技能培训,累计培训8000人次以上,发放图书资料12000册。通过培训,每个会员都掌握了2—3项实用技术,广大会员和农民的生产技能得到了迅速提高。
    (五)以打造地区优势品牌为抓手,助推地区产业升级
    为了实现一品带一业的发展战略,协会对我区名牌产品“三辣”进行了品牌提升,积极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向农业部申请了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派专人携带“三辣”产品多次参加了国内名牌产品的宣传推介会,另外,与区内2家大蒜销售龙头企业宝坻劝宝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及百姓一兰梓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签署了“宝坻大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书,既对外扩大了我区“三辣”产品的知名度,又把名牌产品与销售企业进行了结合,为产业做大做强搭建了稳固的基础。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继续加强与各大科研院校技术协作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需求,农业生产正向低成本高产出及优质、无公害、可持续方向发展,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继续加强与各大科研院校的技术协作,并形成长效机制加大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力度,年引进新品种不少于10个,新技术不少于5项。通过试验、示范,对于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加大推广力度,力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和现实生产力,使其做大做强。
    (二)重抓宣传培训,扩大科普知识的影响效果和范围
为了提高全体会员和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协会将继续积极组织多种实用科普知识培训。
    一是邀请部、市、区农业教授、专家举办讲座,并作现场指导,扎实做好协会骨干、专业大户的科技素质提高工作。
    二是举办实用技术及安全知识培训班。组织广大协会骨干,协会会员,种植大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知识水平,生产管理和对外销售能力。
    三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每年定期不定期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科普科技赶集、科技广播、科技宣传活动。坚持站、栏、点宣传科普文化知识;科技人员下乡入户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坚持理事会成员、协会骨干、会员等帮带制度。
    (三)努力做好现有承担项目,带动宝坻农业发展
    目前宝坻区蔬菜产销协会的科技人员承担的“天津市放心菜基地工程建设”项目为天津市农委下达,目的在于保障天津市地产蔬菜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这一项目是天津市政府实施的放心食品系列工程项目,为十大民心工程之一。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为国家农业部项目,设施提升工程项目为天津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三大项目都以提升蔬菜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为最终目标,分别从硬化基础设施建设、主推物化技术应用、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重抓宣传培训等环节开展实施,指导农民高效、经济、环保、科学地安排生产。“天津市放心菜基地工程建设”项目,2012-2014年共建设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制度化管理和信息化监管的“放心菜基地”54910亩,共涉及26家企业和合作组织。2012、2013年建设放心菜基地37160亩,包括19家基地、8个监管乡镇。目前已高标准完成了基地、乡镇检测室建设,配齐了硬件检测设备,安装了全市联网监管的放心菜基地信息管理平台。配齐了频振式杀虫灯、热力烟雾机等物化技术应用设备及黄板、防虫网、粘鼠板、生物农药等物化农资,引进应用了新品种47个,新技术11项。为了做好放心菜基地工程建设项目,协会工作人员每人负责两个基地,协助基地建立了田间档案、农资台账、质量管理手册等、为基地配备了内检员,完成每天田间管理信息上传、上市自检等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监管人员做到日检查,周汇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实现了监管环节不出纰漏,扶持基地真正实现了“五个一”标准,即:一个企业(合作组织),一个标识,一套设备,一名监管员和一套制度。通过严格监管、认真帮扶,我区放心菜基地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全市学习样板。
    (四)建成会员-示范户-农民长效互助机制,夯实基层科普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信息交流与传递。会员之间、会员与基地之间密切合作,做到优良新品种、先进新技术及时传授到户和人,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到每一个人。根据新成果、新技术引进应用情况,对示范户每年培训不少于3次,以使他们做出样板,以点带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和媒体手段加快科学技术的普及。协会所有专业技术人员手机号码全部对农民公开,使每个技术人员的手机电话都成为为农民移动服务的热线。并利用电台、电视台农业专题节目,广泛的普及科学知识,并及时为农业生产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对防灾减灾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每年技术培训、指导、咨询不少于5000余人次。
    二是对协会成员的产品加强对外宣传推销,努力做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三、目标任务
    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为总体目标。壮大农村科技人才和科普推广队伍,到2017年达到1830人,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基地骨干的安全生产技能和思想意识;用协会的力量团结和帮带广大农民,走科技强业之路。用三年时间,引进蔬菜优新品种60个,新技术15项,提供检测技术及物化技术帮扶服务,加强质量管理措施及标识监管,拓宽渠道为基地搭建广阔的销售平台,为基地新增认证无公害产品30个,帮扶基地实现产品贴标上市。扩大三辣产品销量,做强地区特色产业。
 
协会技术人员对基地蔬菜产口抽样
 
协会技术人员检测水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