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禽业协会--支部协会共建 科普致富双赢

2019-03-04
【字体:       打印

辽中县禽业协会党支部在城郊镇党委的领导小,依托辽中县东裕养殖场,充分发挥“协会+支部”的组织优势,对会员养殖户采取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一站式”服务,协会大胆探索“支部+协会”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协会会员和养殖户提供技术、信息、市场服务。几年来,通过协会党支部积极地宣传引导和热情服务,带动周边地区2000多户农民走上了父母代肉鸡、商品代肉鸡养殖的致富之路,真正成为了群众信得过的致富“领路人”。

一、   抓党建 引方向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源泉,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落实到基层的主要桥梁,为此,辽中县禽业协会狠抓党建工作,引导协会不走弯路。

1.组织保障  确立宗旨

随着辽中县禽业协会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城郊镇党委为了把党组织建立在农村经济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辽中县禽业协会组建了党支部。围绕“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人,在致富能人中发展党员”这一工作思路,确立了“服务农民群众”这一宗旨,使协会真正成为了农村禽业养殖方面经济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2.方针引路,技术支持

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传达党的政策、方针、路线,在此基础上探讨肉鸡养殖管理技术。由于养鸡行业的特殊性,协会支部结合实际,出实招、办实事。根据党员自身情况,明确分工,明确职责。设置了技术推广服务组、疫苗接种与疾病防控组、鸡舍建造组、销售信息提供组等,会员享受协会提供的技术培训、科技咨询、预约出诊、药敏实验、优先收购活禽等一系列服务。

3.深入实际  务实指导

协会成立之初,针对养殖户心存疑虑,对协会不信任,怕影响自身利益的想法,党支部一班人主动深入养殖户家中和养殖现场,积极开展思想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向他们无偿提供鸡苗饲料进货、销售渠道,建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生产互动的良性运行机制,使养殖户真正得到实惠,换取了养殖户的支持和认可。使协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队伍日益壮大,短短几年时间,会员发展到3000多人,科技示范户百余户,党员精品鸡养殖示范基地10个。已经成为城郊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

4.规范管理  协调发展

党支部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建组织、促规范、定职能、抓作用”的原则,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探索辽中县禽业协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先后建立了《党务公开制度》、《党员、会员纪律》、《入党积极分子流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不断提高支部内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和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建立辽中县禽业协会党员致富能手档案,引导党员致富能手与附近的养殖户进行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了党员服务群众、带动群众的作用。对政治素质好,积极靠近党组织的会员进行重点培养、发展,几年来,共有10余名养殖能手向协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5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2人发展为正式党员。

二、   抓机遇 兴产业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县、镇两级党组织把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作为增强村级经济收入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抓住零星分散的养殖势单力薄,承担风险的能力差,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瓶颈,精心谋划,于2005年,在县、镇两级党委和白家村党员养殖大户张春华的积极筹划下,将县、镇许多零散养殖户集中在一起,挂牌成立了辽中县禽业协会,第二年就建立了辽中县禽业协会党支部。

 辽中县禽业协会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服务会员为宗旨,不断加强协会内部管理,强化技术服务。为了把辽中县禽业协会建设成饲养业的排头兵,把区域及周边的养殖户聚集起来,形成统一品种、技术共享、联合防疫的饲养网络,辽中县禽业协会党支部在饲料的购入、卫生防疫、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分别指派专人负责,与养殖户之间确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市场竞争中的弱、散、小的问题,达到了“互利双赢”的效果。同时,辽中县禽业协会党支部还对没有入社的养殖户,无偿提供技术、销售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协会的吸引力,吸收养殖户入会,不断扩大协会的养殖规模。 随着辽中县禽业协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协会支部的带领下协会服务辐射周边10个市38个乡镇,每年带动父母代肉鸡养殖50万余套、商品肉鸡养殖2000万羽,助农增收2000多万元。近些年,协会支部引导协会用于科研、科普惠农、会员让利等,累计100余万元。现在协会有理事会成员16人,下设13个分会,其中种鸡分会4个,肉鸡分会7个,蛋鸡分会1个,经纪人分会和禽用药品购销分会各1个。

三、抓载体 促帮带
     辽中县禽业协会党支部坚持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工作目标,把党建工作及时融入到合作社发展中,始终服务于农民群众,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带动模式,专门聘请高级畜牧师就肉食鸡的饲养、疾病的防治等方面知识为会员进行专题授课。辽中县禽业协会为指导会员和农户科学养鸡,协会支部与河南农业大学、辽宁省职业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等专业院所,以及德国罗曼、山西奥信、河南官渡、郑州福源、大明药业等相关科研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从中聘请7名专家作为协会的技术顾问,另聘了6名高级畜牧师为常设技术骨干。同时,组织党员、会员广泛开展200多次实用技术培训。为了及时帮助养殖户解决在饲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辽中县禽业协会党支部还专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座谈会、现场咨询,不仅给会员带来养殖技术信息,还广泛的开展了技术服务和咨询,给会员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同时,购置了显微镜、微机、测光仪等仪器设备,建立了化验室,免费为养殖户检测光照、公鸡精子和病鸡化验,诊断鸡病、检测产品药残等。实行免费咨询、免费解剖、免费药监、免费培训等服务,随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支部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结对子,共发展”活动,通过大户包小户、老户包新户、富户包贫困户的形式,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以农户为基础、以辽中县禽业协会为平台、以富民为目标的帮带网络,帮助养殖户转变思想观念,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和技术指导,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充分发挥了辽中县禽业协会党组织的组织保证、引领带动、教育管理和协调服务作用。在此基础上,党支部明确了“帮思想、帮项目、帮销售、帮指导、帮改善生产经营条件”的帮带责任和目标,辽中县禽业协会党支部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 辽中县禽业协会全体党员与贫困党员、村民结成了一帮一对子,并制定了帮带对子定期报告、交流经验等制度,及时解决帮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会员曹亚娟家中养的5000套父母代肉种鸡突发疫情,有近三分之一的正在产蛋的鸡死亡,得知情况后,协会会长党员张春华马上深入现场,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防控,经过高级执业兽医师党员冯治安诊治并及时对症投药。经过数日地跟踪监控和隔离治疗,患病的鸡基本治愈,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点。

四、救贫困 促致富

1、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

今年40岁的马小明,是辽中县城西村人,三年前,他以赌为生,每天不是打麻将,就是赌牌、赌六合彩,家里面输得什么也没有了,媳妇气急之下,抱着孩子跑回娘家要和马小明离婚,马小明丧心病狂地以酒度日,眼看一个家就要破碎,一个人就要颓废。协会支部了解到马小明曾给别人养过鸡,就劝他养鸡致富,可他说:“我什么都没有了,拿什么养啊?”协会支部观察到他决心很大,就提供500多套罗斯308鸡苗,又帮助他贷款,一年下来,把欠下的债务全都还上,还准备了下批养鸡的资金,在协会支部的调解下,他爱人和孩子也回到了家里,和马小明一起养鸡,马小明从那以后一次也没有去赌过钱,除了到协会咨询技术,就是和妻子专心养鸡,走出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现在夫妻俩和和美美,还买了一台小面包车。

2、使一个倒闭大型养鸡场起死回生

2005年的禽流感让许多人“闻鸡色变”, 老天也眷顾勤奋努力的人,禽类市场一片人心惶惶的局面,鞍山市台安县小毕的父母勤劳肯干,养鸡几年赚到一些钱,建起了比较有规模的养鸡场,但在这次禽流感的影响下,积蓄所胜无几,养鸡信心彻底打垮,不敢再养鸡,鸡场面临倒闭。小毕是个有头脑的青年,2006年找到了协会支部,在协会技术的支持下,依靠协会过硬的技术力量,继续养鸡,当年禽类产品价格大幅度增长,让小毕一家人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协会支部的悉心指导下,鸡的发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出栏周期缩短,成本大幅度下降,从2007年起,小毕的台安西郊养鸡场,年均向市场销售近50000只鸡,总收入达65万元。最近,该鸡场扩建鸡舍5栋,增加存栏数, 扩大规模,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五、搞科普 提素质

支部组织协会党员和技术骨干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是辽中县城郊镇农民夜校和辽宁职业学院的实践培训基地,经常接受来自辽宁职业学院的学生前来实习,也有不少农民慕名而来,学习父母代肉鸡养殖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基地至今接待了600多名前来实习的学生,200多人前来学习农民,经过学习培训后,有的已成为当地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养鸡示范户,还有的成为全县有名的养殖大户。协会支部还积极响应全国科技周、科普日和科普之春活动,多次组织科普下乡等活动。

六、不骄傲 定目标

辽中县禽业协会先后两次被评为沈阳市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被辽中县科协评为十佳农技协会,2009年被命名为沈阳市科普惠农服务站与沈阳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2010年,被沈阳市总工会、共青团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妇女联合会和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命名为培训示范基地。201112月辽中县禽业协会被中共辽中县委、辽中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农技协。会长张春华多次被评为城郊镇优秀共产党员。成绩面前协会支部不骄傲、不满足,协会支部研究扩大产业链条,设想建设“三个基地”、“三个中心”和“一园”,即精品肉种鸡养殖基地、外市县养殖基地、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繁育研发中心、鸡产品物流中心、质检化验服务中心和肉鸡深加工产业园。

 

协会的惠农服务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