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襄汾县赵康镇三樱椒协会--科普大网惠民生
如何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何给农民提供优质的产供销服务?如何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抱团闯市场?走进山西省襄汾县赵康镇三樱椒协会,这些当下农业农村发展的热点问题或许能找到破解之道。
这个成立于2003年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十几年来,紧紧围绕当地三樱椒、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生产,靠真心服务赢得农户信赖,靠技物结合凝聚会员力量,靠团体作战赢得市场先机,在转型和创新中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目前,协会已发展分会6个,拥有会员3600人,发展经济人268人,管理人员12名,技术人员30名。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优秀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协会理事长曹玉刚也先后被评为“山西省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农村科普带头人”“十佳科技创新人物”“县委联系的专家”。
12年步履铿锵,12年厚积薄发,一张科普大网悄然覆盖全镇30个行政村,8万余亩庄稼依靠科技服务的支撑焕发着盎然生机。
一、传播最急需的农业科技
“群众在农业生产中存在哪些疑难问题,我们就要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赵康镇三樱椒协会创办之初,会长曹玉刚就把这一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赵康镇地处临汾西南端,共30个行政村,36044口人,80422亩耕地,是一个原生态、无污染的纯农业大镇。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水利条件好,适宜辣椒生长。1998年当地农民开始试种三樱椒,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随着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管理技术不高,市场信息匮乏,销售价格受限于人的困境不断显现。
恰在其时,赵康镇三樱椒协会成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科普宣传、技术指导,一项为椒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的工作在协会常年开展。
在全镇各村配备专职农业技术员,每村选定10个科技示范户,建立健全镇、村、户三级科普网络体系。采用集中和分散、田间到农户、专家授课与经验交流相结合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聘请市县农业专家开展三樱椒专业技术培训,联系召开新品种、新化肥、新技术推介会,组织技术指导员到运城、临汾等地,参加培训班学习。编印“科技资讯”,印发技术资料,会长曹玉刚还在高音喇叭里向群众讲解,制成录音传到各村信息员的邮箱里,在各村的喇叭里进行播放,效果好又及时,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群众亲切地说,这是新时代科普惠农“及时雨”。
把提高会员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在全镇30个村的醒目位置设立科普惠农信息栏,定期开展三樱椒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通过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传播到会员和农户,引导椒农由粗放型种植向技术性种植转变,由传统农业向无公害生产转变,提升了三樱椒的品质和产量。
按照“以点带面,辐射示范,村户联动,统筹规划,分片实施”的工作思路,选择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椒农,创建辣椒生产专业示范村五个、专业示范户350户,树立了三樱椒科学种植的榜样,有效带动全镇三樱椒种植技术全面推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年努力,赵康全镇及周边村庄实现了三樱椒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2014年,协会以赵雄、南赵、牛席、义西毛、丰盈种植基地为重点,统一供应种子,统一供应化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栽培管理,与往年相比亩减少喷农药次数两次,浇水一次,亩节省26元,为三樱椒无公害生产积累了成功经验。仅赵雄村一个村就种植三樱椒26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78%,平均亩产520斤,总产138万斤,纯收入585万元,加上市场营销收入20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3738元。
二、配送最具性价比的农用物资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四季的农业生产,需要优质的农业生产资料来予以保障,无论是种子、化肥,还是地膜、农药,几百上千种农资样样都不可掉以轻心。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有时一个细节注意不到,就可能造成全年作物的减产。从2012年起,赵康三樱椒协会充分利用其覆盖镇、村、户的三级技术服务网络,把农业技术推广和为农民推荐遴选农用物资结合起来,为全镇群众提供“技物结合”服务。
提供优质农资。与生产厂家直接谈判,砍掉多余的中间环节,把各种农用物资的价格降到最低,由厂家直接配货,通过赵康中心站、丰盈物资服务部及村级服务站配送到农户手中,光每袋化肥就要比市场价低15-20元。协会每年为群众优惠供应化肥在200吨以上,农药2000余公斤,玉米种子8千余亩,小麦优种5万余斤,既保证了农资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投入,并带动赵康镇及周边农资价格的整体下调。
进行试种试用。仅在2014年,协会在全镇就试种三樱椒“一顶三”优种3000余亩,安排三樱椒高巧拌种试验示范田30亩,与河南、河北、北京、陕西等三樱椒种业公司及科研单位,联系三樱椒36个新品种,试验示范20余亩,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主干品种6个,实现了传统单一三樱椒种植向多样干、鲜辣椒种植型转变,解决品种退化,混杂等问题。
由三樱椒主业服务向其它种植业服务领域延伸。组织实施全镇4片8村小麦高产创建2000亩,安排小麦品种示范、不同播量对比、不同拌种剂对比、有机肥高产试验10项,统一供种10万余斤,统一供肥150余吨,统一实施小麦除草治虫、滚压控旺,为农民争取无偿项目补贴32万元。组织推广玉米品种大丰30、华农138、晋单56等示范田8000亩,比对照晋单63增产28%,并印发《春玉米叶龄管理栽培技术》资料1000份。积极开展“示范村、示范户、示范田”活动。先后树立西汾阳万亩三樱椒种植,晋城露地蔬菜栽培等9个科技示范村。
致力“农资打假”,维护会员权益。在遇到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坑农害农事件发生时,协会更是义不容辞,竭力维护群众利益。2014年8月,市场出现假尿素,发现问题后,协会及时通知各村技术员向群众发出预警信息,防止群众上当受骗。9月小麦播种前,有厂家推广销售生物有机肥, 120元一袋,买5袋送一袋。,存在价格虚高问题。协会及时给各村技术员发送短信,为群众提供45元一袋的有机肥和65元一袋生物有机肥,仅焦村一村组织销售20余吨,让农民得到实惠。
三、打开最广阔的市场营销渠道
市场经济条件下,单家独户的农民处于弱势地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抗拒市场风浪。赵康三樱椒协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抱起团来闯市场。
创办面向市场的合作组织。协会建立了三樱椒生产合作社,投资12万余元,购置大型烘干设备,切丝机、切段机、磨粉机、干洗机、去种机等加工机械,以高于市场0.5-1角价格,回收社员产品,打造“晋乡红”品牌,统一包装,走向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使三樱椒销售量连续提升,订单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增加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筹码,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建立对接市场的实体营销平台。在赵康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协会建成了集辣椒收购、存储、销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晋丰泽辣椒市场,市场占地4.8万平方米,有经纪人56户,货运信息服务部2户,营业用房及库房280余间。销售旺季每天上市人数3000余人,出动各种大小机动车辆300余辆,日均交易量10万公斤,平均年交易量达2000万公斤,交易额达2.8亿元。
打通面向全国的销售渠道。2007年底,协会组织部分会员,到河北、河南等地进行市场调查,参加了在太原、临汾等地举行的“农产品展销会”,与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内蒙、河南、石家庄、山东等25个省、市的客商建立联系,形成了126个销售网点,形成建立了完善的销售体系。
在赵康三樱椒协会的带动下,全镇及周边地区三樱椒产业持续、稳定发展。2014年,尽管受市场低迷影响,赵康全镇种植三樱椒面积仍达3万亩,平均亩产600斤,总产1800万斤,纯收入9000万元,加上营销收入300万元,总收入达930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人均纯收入达2580元。
目前,三樱椒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及县市种植10万余亩,年成交量达3000万公斤以上,产品销往25个省、市、自治区。赵康镇被誉为“华北辣椒第一镇”,两次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基地,2012年荣获全国名优农产品地理标志。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上,赵康镇被授予“中国辣椒之乡”荣誉称号。
通过推广农业科技、配送农用物资、解决营销难题,赵康镇三樱椒协会建立健全了农业科技普及体系,实现了科技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衔接。在为民服务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同时,也被群众亲切的称为科普惠农的领路人,解疑释惑的贴心人,扎根三农的娘家人。
如今,赵康镇三樱椒协会被山西省科协确定为全省“科普惠农中心服务站”,投入30万元重点建设。协会大门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当前最新的农业资讯;沿街的科普宣传栏,张贴着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画;修葺一新的协会大院,刷写的是科普宣传标语。处处可以感受到农业科普宣传的浓厚氛围。
在培训室里,刚放下锄头的“泥腿子”又拿起了“笔杆子”,种田能手端坐在崭新的课桌前,聆听来自市县的专家讲授农业科学技术。
在实验室里,配备齐全的培训各类检验设备正为传统农业转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有了病害诊断仪,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农作物的发病种类;有了土壤水分养分速测仪,可以第一时间实现配方施肥;有了农药残留检测仪,可以第一时间为外销农产品提供检验检疫;有了种子检定仪,可以第一时间为农民检验种子优劣……
有了这些,赵康三樱椒协会编织的这张科普的大网,将更广泛、更深入、更直接的惠及到千万农户家中,在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协会创建的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
协会会员喜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