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永得利绿色蔬菜产业协会--让农技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带领农民致富促进社会和谐和建设新农村的旗舰

2019-03-04
【字体:       打印

西丰县永得利绿色蔬菜产业协会,位于西丰县平岗镇三合村境内,地处辽吉两省的交界处。协会于2004314日正式成立,2005625日成立了协会党支部,2009918日成立了协会党委,同时,在党委领导下,于201055日,成立了合作社“职业农民工”工会委员会。目前,整个协会中有5个组织机构,即理事会、监事会、会员代表大会、党委会和工会委员会。协会党委共有87名党员,下设4个产业链党支部;已发展的菜农会员达4400人,分别分布在辽吉两省两县7个乡镇28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中。

协会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始终坚持以冷暖棚绿色蔬菜产业大规模开发为中心,以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与创新农技协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以切实提高“生产在家、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化程度为抓手,以科普教育、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培养科技实用人才为先导,以强化服务、规范管理为举措,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实现和谐稳定发展为目的,带领入会的菜农生产和销售冷暖棚绿色蔬菜,品种多以黄瓜、西红柿为主;春茬黄瓜多以销往吉林、黑龙江等各大主要城市,秋茬西红柿多以销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各大主要城市。年批发销售蔬菜3万多吨、销售额3400多万元。协会目前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年创产值3400万元,实现利润220万元,上缴税收16万元。经过多年奋斗,协会已经成为辽北乃至于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管理最好、服务到位、运作有序、菜农得实惠、政府最满意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一、认清协会本质、明确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与创新农技协的经营管理体制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属于新社会组织的农技协,另一种则是属于新经济组织的合作社而两类组织的共同特点,都是为了把同类产业生产在家、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以此共同合作抗击市场价格风险和农业灾害风险,进而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但两类组织也有区别,农技协组织成立时间较早,组织能力较强,且在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又卓有成效。然而,农技协在全方位服务农民上却缺乏经济基础作支撑,始终在“协会+公司”或“协会+企业”的模式中缓慢地前行着。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它毕竟属于股份制的合作经济实体,且又以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可以创收赢利。同时,农技协与合作社又都坚持着一个共同的宗旨,那就是为农民服务,为解决“三农”问题作贡献。基于上述的形式分析,我们永得利蔬菜产业协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便坚持了科学转型、创新组合、高端发展、引领未来”的经营理念,把科学转型作为前提,把创新组合作为手段,把高端发展作为关键,把引领未来做为目标,做到组建农技协,跳出农技协,创新农技协,超越农技协。于是,在协会党组织的科学指导下,我们便一举改变了过去的“农技协+公司+菜农”的经营体制,创新建立了“农技协+合作社+党组织+菜农”的“四位一体”的经营管理体制。实践证明,这种集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新政治组织和农村中新的民主管理组织于一体、以农技协组织为主的经营体制和坚持“扬长避短、互为利用、服务于民、包容合作”的原则及各负其责、综合发挥作用的做法,不仅是符合实际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也是经得起时间与实践考验的,更是值得效仿与推广的。

二、坚持以解决民生促进和谐为突破口,增强协会凝集力,重点在服务农民上下功夫

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分户经营以来,30多年农民的小生产习惯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协会为了把生产在家、分散经营的农民真正地拢到一起,提高组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协会依托合作社先后建立了六项服务机制:一是资金上建立了无偿借助与有偿信贷相结合的服务机制。在无偿服务上,凡会员每开发建立一个蔬菜大棚,协会便无利息地白借给5.000元钱,冷棚3.000元钱,截止到目前,协会共拿出430多万元,通过秋借春还的滚动式回收借助,累计共借给2300多户困难会员建立了蔬菜大棚。在有偿信贷服务上,协会遵循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开展信用合作”的指示精神,于20091月创建了以协会党员为主体的农民党员资金互助社,87名党员累计投资入股70.2万元。然后,对于入会农民在平时购买拉菜车或买大宗农资物质需用资金时,互助社便以略低于当地信用部门的贷款利率,通过党员担保的形式,给予小额贷款5.000元钱,既解决了菜农们平时贷款难的问题,同时也为入会的菜农生产生活提供了资金上的借贷方便。三年来累计共发放贷款280多万元,扶持了400多户贷款会员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二是建立了农业灾害保险上的互助合作救灾机制。协会从过去与县保险公司的合作保险方式转变到了如今的协会与入会菜农的自助自保。从2007年伊始,协会依托合作社每年都拿出6万多元为入会菜农灾害保险买单。但鉴于保险公司理赔不及时、赔偿数额较低等原因,协会便于2010年开始,在协会内部成立了灾害保险互助组,每个大棚由协会出70元,会员出30元,计每个大棚100元的保额。并成立党员评估小组,万一发生严重灾害,每个大棚理赔8.000元。由于理赔及时,赔款额合理,所以有效而及时地让入会菜农灾后恢复了生产,减少了经济损失。三是建立了解决特困民生问题的特殊服务机制,协会于2010年秋季投资近1.000万元、占地400亩,新建了100个标准蔬菜温室大棚,让辽吉两省周边入会的50户特困菜农白种一年,这种促进社会分配公平的服务民生方式,使特困农民不仅当年脱贫走上富路,而且,协会这种依托合作社对入会成员困有所帮、难有所扶,又使得特困农民劳有所得,干有所值。四是建立了平抑蔬菜价格、稳定菜农收入的服务机制。20114月中旬,正当全国蔬菜价格普遍下跌之时,协会院内的市场黄瓜,其价格也随之下跌到每市斤5角钱左右。此时,协会理事会研究决定,从合作社公积金中出资为会员倍价,每市斤倍价3角钱,然后赔钱购销蔬菜。此期间合作社虽然累计赔钱30多万元,但平抑了菜价,稳定了市场,富裕了农民。此举不仅抬高协会的身份,更增强了协会凝聚力。五是建立了对入会农民集体投诉合作维权的服务机制。协会中的“职业农民工”工会委员会成立以来,共四次为89户入会菜农,因在外地购买假冒伪劣菜籽、农药、化肥而遭到侵权行为,进行了由协会集体投诉的合作维权活动,在为受害菜农挽回经济损失达40多万元的同时,也为实现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六是建立了入会菜农党群共享的和谐合作服务机制。几年来,协会依托合作社不仅在产前、产中、产后上为入会的菜农开展了系列化的服务,而且又在生产、生态、生活上做到了全方位的服务。凡入会的菜农因子女上学就读困难、家庭贫困就医困难等等,协会依托合作社从公益金中支付或开展捐款活动预以资金关照;凡社会上发生如四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协会每次都组织党员和入会的农民开展大型的捐资活动支援灾区;凡协会中87名党员的家庭,无论谁家婚丧嫁娶、子女升学、青年参军或天灾病业等等,协会党委都组织党员们积极参予,互相关照,真正呈现出了“不是亲戚胜似亲,和和睦睦一家人”的可喜场面。同时,协会还依托合作社在每年的“七一”党员活动时都拿出一定的资金,组织全体党员外出学习考察、旅游观光;每年年终都召开一次“创先争优”的表彰大会,颁发奖金、纪念品,然后午餐。可以说,一个个和谐的场面、一次次善待民生的活动,无不增添了协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三、坚持以科教兴会、文化活会为载体,全面提升入会菜农的科技素质与法律素质,重点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上下功夫

协会不仅聘请了两名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经常下乡指导入会菜农用科技的方法生产经营绿色蔬菜,而且,每年都利用蔬菜拔秧季节,以自然屯为单位开展大型的“双普教育”活动,即普及科技知识、普及法律知识。重点讲解A级绿色蔬菜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并在“双普”之前,协会党委又组织专门人才编写了《科技指导》和《法律指导手册》,然后无偿下发给入会的菜农,让菜农们在边学边干中掌握知识,提高本领。同时,在开展科普培训活动的基础上,协会党委又指导党员们先行一步,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应用、科技试验与科技创新活动。先后在8名党员示范基地中,搞起了冷棚瓜立体栽培试验、“水空调机”安装在大棚里的节约能源试验以及“电热毯畦瓜苗”、“黄瓜穿嫁衣”等各种试验,试验成功后全面推广。目前,在全体入会菜农中,凡暖棚蔬菜一律安上了自动卷帘机,温室内全部安装了微滴灌溉设备,即节约了劳动强度,又推动了设施农业建设的现代化步伐。不仅如此,在科技人才建设上,协会又采取了“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先后派遣了三名有文化的青年党员到职业学校学习先进技术;又开展了“农校对接”,将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10名科技实习生,接到了协会进行实习,并在实习中由协会无偿地提供食宿费用,为协会的长远发展培养了后备科技人才。目前,我们协会科技体系健全、科技实力增强,科技软件标准,科技基地规范。同时,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农技协已经实现了“八个统一”,即蔬菜品种统一、科技指导统一、物质供应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包装样式统一、产品销售统一、农业灾害保险统一和协会开展活动统一。

在文化建设上,协会不仅开辟了墙壁文化和板报文化专栏,建立了农民图书阅览室,农民合作讲习所,创办了党建文化长廊和全国第一家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绿叶《会刊》”,而且,协会党委还攥写了3本近40万字的《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经营管理》、《党建科学指导》和《合作社理论辅导员读本》等书刊,均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和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不仅为推动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大力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也使得协会的文化阵地初步成为了“宣传政策法规的主阵地,探索合作理论的大讲坛,传播合作知识的新天地,展示合作成果的百花园”。

四、坚持以履职尽责、兴办公益事业为己任,服务社会,重点在帮助地方政府建设新农村上下功夫

做为农村专业经济和技术组织,除了在搞好对入会农民服务和依托合作社对入股农民秋后分红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注重在兴办公益事业上尽职尽责。几年来,协会先是于2009年创办了以协会为主的、五家不同类型的农技协组成的联合会。在联合的过程中,协会理事会对天德镇双隆牧业协会在经济上给予了50万元的无息借助,扶持该协会创办了屠宰肉鸡的产业链条。同时,协会党委指导3家农技协建立了党支部,科学开展党建活动。2011年,协会依托合作社先后投资近50万元,为协会附近的仕佳屯安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又为县特警部队无偿建筑了占地200平米标准的彩钢二层楼房。协会还投资3万元多元,为天德镇义务维修了15华里长的乡间公路,既方便了入会菜农运销蔬菜,又确保了乡间运送学生的客车安全行驶。

五、坚持党对农技协的政治领导与科学指导,发挥党组织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点在巩固党在农技协中的政治核心地位上下功夫

协会自成立党支部尤其是成立党委以来,紧密围绕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题主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协会党委理顺了民主决策程序,凡理事会提出的各种重大活动方案,都先交给党委会把关定向,然后再交予会员代表大会民主决策,充分发挥了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政治优势。其次,在把关定向的基础上,协会党委又为农技协的健康发展实行了五项规范化的经营管理,科学制定了两个《五年长远发展规划》和每年的年初工作计划,认真做好每年的工作总结,定期主持召开由党委主要领导参加的理事会、监事会和党员们参加的会员代表大会,将党委的政治领导时刻融入到农技协与合作社的经济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活动之中。再次,党委又运用创先争优这个活动载体,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每一节的产业链条上以及各种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协会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开发上,涌现出了以赵长福为代表的7名党员带领农民大力开发大冷棚蔬菜的先进事迹;在科技创新上,涌现出了姜希权等4名先进党员,带领农民大搞“水空调机”进大棚的先进技术推广事例;在产品质量监管和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上,涌现出了董英等6名先进党员,义务监管蔬菜产品质量和集体投诉合作维权的先进事例;尤其在2007年和2010年的两次重大抗灾抢险中,又先后涌现出来了王艳波、陈贵英、刘洪伟等,带头带领受灾会员及农民抗灾抢险保丰收的先进事例……。如今,协会的党员们,已经真正成为了产品质量的领军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农民维权的先锋官,抗灾抢险的突击队。同时,农技协也正是由于靠党建把握方向,靠党建提升文化,靠党建树立榜样,靠党建优化形象,所以,才使得农技协不仅初步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统筹协调地发展、可持续地发展和以人为本全面的发展,而且,也有力地巩固了党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政治地位。

如今,协会不仅荣获了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各类奖牌30多块,而且还先后有140多位中央、省、市、县等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前来协会考察调研,指导工作;同时,还有1500多名来自于四川及东北地区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分别组团前来协会参观学习。协会理事长梁仁德,被选举为西丰县人大代表、辽宁省政协委员、铁岭市特等劳模、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辽宁省“优秀建设者”、辽宁省社会公益事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党委书记曹国良也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协会党委连续6年被评为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全省乃至于全国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中,开创了“五个第一”的历史先河,即第一个创办了大型的农技协“绿叶《会刊》”,第一个为全体入会的农民由合作社出资统一购买了农业灾害保险;第一个成立了农民党员资金互助社;第一个成立了全国首家的农技协党委;第一个在农技协中成立了大型的“职业农民工”工会委员会。

几点体会:

实践使我们感到,建设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那就应该在农技协组织的框架内,再建立起入会的农民资金互助、农业灾害保险互助、农民集体维权互助、土地经营权流转互助、以及产品销售互助等具有合作社性质的各种经济经营实体,自觉走上“农技协+合作社”的模式化道路。这样,即可充分发挥农技协的组织协调作用,又可发挥合作社的经济支撑能力去扩大农技协的大规模发展。用一句话概括说,这也可以叫做专业性生产、科学性经营、包容性合作、特色性发展”。同时,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上的体制机制创新,而且,这也正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发展理念。

今后,协会要继续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全国的农技协组织当好开路先锋,做好协会模范!

 

各地代表参观协会现场

 

全国农技协现场会场在协会举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