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小沙江中药材协会--协会服务会员有新招

2019-03-04
【字体:       打印

盛夏时节,走进隆回县小沙江金银花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团团一串串一片片掩口含羞、花蕊四射的金银花,漫山流淌,芳香四溢,把方圆几十公里的山山岭岭点缀得如诗如画。
     在隆回县小沙江、虎形山、麻塘山等高海拔山区,金银花不仅装扮了山野的美景,更点燃了山民的致富希望。位于雪峰山东麓的小沙江、虎形山一带,平均海拔1350米,素有“隆回小西藏”之称,这里居住着一支古老的花瑶民族,曾经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地区。生活在大山里的瑶汉同胞人均收入不足100元,九成以上的瑶汉同胞靠救济和乞讨度日,生活极为贫困。
     在县科协的引导下,于1998年在小沙江成立中药材协会,当地瑶汉群众积极地“走出去”,扩大种植面积,扩展销售网络,搭建规模销售平台,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销售信息网络,在全国知名药材市场设立销售窗口,与南京、武汉、桂林等30多家大型制药厂建立购销关系,全县涌现出300多名中药材销售能人,小沙江中药材市场吸引了全国170多家药商设立收购地点,发展成为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之一。
     2008年,协会受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表彰。多年来,协会会员逐渐增加,种植面积和区域进一步扩大,会员收入逐年提高,特别在解决会员融资、围绕中药材产业开展产品推荐工作、建立跨区域、跨地域的协会、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有突出特色。
     一、协会出面担保,方便会员融资;基地建设取得进一步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周围的老百姓看到先富起来的会员赚钱了,也跃跃欲试,但苦于没有资金。这时,老会长李绍隆以自己家的宾馆、住房和基地收益做担保,为会员到当地银行、信用社贷款提供方便,并以保底价收购会员产品,解决了会员的后顾之忧。先后创办了岩背、虎形山、麻塘山三处金银花种植科普示范基地,面积达到12000多亩,在重庆秀山县、广西、贵州等省市采取多种形式创办基地,成立了中药材分会。周围群众在基地的示范影响下,纷纷引种金银花,种金银花的农户数近20000户,发展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目前,基地年产干花达到18000多吨,占到全国金银花产量的60%。
     二、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
     协会采取了多种手段和方法带领会员和药农走上科技致富路,一是由协会技术骨干下村向群众宣讲中药材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药农种植水平;二是根据药农需求,聘请湖南农大、省林科院、中南大学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对口结亲方法,推行院士、专家活动专为解决技术难题;三是利用赶集、人流相对集中的时机,组织有关科技人员,深入集市坐台宣讲、开展科技咨询、举行图片展览、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宣传中药材加工技术,把种植和加工药材有关的科学知识普及到群众中去。四是利用基地推广的新品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为会员提供好的学习现场,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迅速推动全区域中药材发展。
     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科研成果运用,提高产品质量
     一是针对金银花品种混杂、产量低等问题,他们创立高接换种技术,淘汰原有品种。改造后平均单产提高20%,试验获得成功,改造原有老树13万亩,亩增产30公斤,增值500余万元。二是引进推广无硫加工机械,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中药材协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巨大成绩,协会创办的基地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邵阳市科普示范基地”、邵阳市的“十佳”科普示范基地,药材给山区群众致富带来了希望,协会成为药农致富的守护神。
     “现在我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年产干花1.6万吨,产值突破20亿元,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成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现任会长陈明辉豪情满怀告诉来访人员,“在协会的带动下,我们协会要发动会员,力争全县金银花生产面积达到50万亩,年干花产量7.5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在全国金银花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协会创办的科普示范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