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安徽省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业技术协会--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休闲农业

2019-03-04
【字体:       打印

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技协于2011年创办,位于合肥市西北角庐阳区三十岗乡境内。三十岗乡距离市中心15公里,南濒董铺水库,北隔滁河干渠与长丰县接壤,东与大杨镇相邻,西与肥西县一河之隔,属于董铺水库水源地保护范围,不能发展工业。当地地貌是岗地,存不住水,加之农民缺乏农具和专业的栽培技术,农业发展一直滞后,大量荒地无人管理,是合肥市郊区落后的传统农业乡镇。

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技协面临的形势、任务也十分具有挑战性。首先是要保护好董铺水库水源地,去除一切污染源;其次要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带动当地的农民奔小康,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在省、市科协、农技协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技协经多次调查研究,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以保护好董铺水源地为前提,走规模化的绿色生态多功能循环农林业与城郊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相结合;以桃花节和采摘节为抓手,科技推广、科普教育、科技交流为纽带,能动地“拉动内需”市场,激发当地农户创业的内生动力,构建投资人、当地农民、各地游客和当地政府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1.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技协帮助企业土地流转,农民进园,经营风险由公司承担,确保参与流转农民的收益。

例如:2010年底,桃蹊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在庐阳区三十岗乡取得了5000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项目位于三十岗乡东瞿、汪堰、三十岗三个行政村,占地面积达五千余亩,园区北依滁河干渠,东临汪堰干渠,西靠东瞿干渠,三面环水,园区地形岗冲相间,呈中间鱼脊状,两边逐渐降低之典型的江淮分水岭丘陵岗区地貌特征。按土地流转的政策,桃蹊公司按年付给农户土地流转金,流转后的土地由桃蹊公司统一经营,承担经营的风险。农民进园,分配工作,领取工资,成为农业工人。农民有了两份收人,生活得到改善。

  2.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技协展开系统培训,确保对农民授之以渔。

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技协常年开班,邀请“全国十大农人”赵亚夫,郑州果树所桃树专家朱更瑞教授,葡萄专家王齐敏教授,六安果树研究所柳士勇所长,安农大等相关教授对区域内及周边的果农进行全方位,系统的培训。协会累计免费开展培训班30次,培训农民5000人次。授之以渔,农民自身提高了职业素养,获得实惠。

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技协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制定了从施肥、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直至挂果到采摘的一系列的生产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确定合格的生产资料投入品供应商,坚持不用化肥,种植绿肥深根掩埋,施用有机肥。不用除草剂,坚持机械深耕除草,化害为利。2014212日,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认定“桃、李、杏、桑葚”四种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获“绿色食品”标志。

 3.政府搭台,协会助力,企业运作,创办桃花节。创意让农业资源的秉赋赋予了新的功能,即休闲旅游功能。

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技协邀请合肥市农技协作为2013年桃花节的指导单位,协调各方关系,策划举办桃花节和各类水果采摘节,实现了生态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打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影响深远的地方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品牌。在丰富广大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来源。

种桃树,现在不仅仅为了吃桃子,桃花可赏,桃林可游,还能提供负氧离子,清洁环境,养生健康、新的功能创造了一个新型的旅游市场。

桃花节巨大的客流“拉动内需”,带来的有效需求,激发了农民再次延伸经济链、发展农家乐、从新兴起的绿色城郊旅游中分享财富的内生动力。

桃花节期间的日游客量达10万人以上,5月份以来的采摘节期间日人流量近万人,吃、喝、住、行,游、购,游客的需求就是现实的市场。

给游客提供绿色、美味的餐饮就是当地农户的商机,一改过去“新农村建设”中曾出现过的形象工程的做法,在政府引导下,规划了统一的建设风格,农户自筹资金,就地改造自家的住宅为农家乐,成为农户的自觉行动。仅东瞿村就建起了72家颇具特色的农家乐。当地农家乐餐饮每户每年增收515万元。这是当地农户除土地流转金和进园打工取得的收入外的第三份收入。有些善于经营,做出品牌的农家乐的农户转为经营农家乐的专业户。

绿色农家乐的兴起,又创造了市场对绿色有机食材的需求,直接拉动了三十岗乡周边生态蔬菜、生态西瓜、生态水产等的销售。

合肥市三十岗百果园农技协既对当地果农授之以渔,又积极做好农技社会化创新服务,为整个三十岗乃至庐阳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协会将在今后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做好服务工作,让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开创更辉煌的共赢局面。

 

协会邀请葡萄专家王齐敏教授为果农培训

 

协会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