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引领示范带动惠农兴村成效凸显--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白庙镇果树协会
(一)基本情况
白庙镇位于贡井区的西南面,距城区18公里。镇域幅员面积21.6平方公里,辖8个村,1个社区,80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2424人,其中:农业人口12084人,耕地面积17199亩,其中田7895亩。属典型的农业镇,是市、区倾力打造的自贡市特色“果—畜”产业带的核心乡镇之一,是远近闻名的“万亩塔罗科血橙之乡”。
自贡市贡井区白庙镇果树协会(原名自贡市荣县白庙镇果树协会,因2005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更名)成立于2002年4月,现有会员1526名,其中:中共党员18名,技术骨干50名,营销人员65名,农民技术员16名,高级农技师1名。建立有以会员为主的示范户1167户,示范户及人口分别占了全镇农户及人口的28.94%和29.15%。设有党支部、工会、党校和斑竹村科普基地。协会集科技种植、科普培训、立体开发、科学管理于一体,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品牌”的方式,以“李必祥”品牌为龙头,塔罗科血橙新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依托,在协会的领导下于2005年12月以协会原班人员成立自贡市白庙塔罗科血橙专业合作社,协会围绕群众增收致富,致力于当地塔罗科血橙新系产业发展,为会员提供种苗、肥料、农药、技术、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会员人均收入达16786元,高于当地人均收61%。理事长李必祥于2012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带头人称号,2013年获自贡市贡井区委优秀人才称号,2013年李必祥被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共产党人》第181期刊登发表。自贡市贡井区白庙镇果树协会被自贡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14年度自贡市科普惠农示范农技协。
(二)主要成效
1、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协会认真抓好组织建设,建立了党支部、工会和党校;建立了由1名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4名理事、3名监事组成的协会领导班子,制定了《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主要职责》、《理事会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制度》、《生产制度》及《技术服务规程》等管理制度,健全了一整套科学管理的运作模式。根据塔罗科血橙产业发展的需要,协会组建了信息、技术、营销、管理等小组,有技术骨干50名,营销人员65名,示范户1167户,及时为会员和农户提供保障和服务。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协会还建立了塔罗科血橙新系标准化生产科普示范基地, 制定了《无公害食品 塔罗科血橙》和《塔罗科血橙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二个企业标准,制定了塔罗科血橙新系标准化生产科普示范三年科普规划,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
2.技术创新,提量增效
协会十分重视技术创新,积极探索和推广先进栽培技术,三年中,承担了省级塔罗科血橙标准化示范乡镇建设、2011年至2013年实施商标战略示范村项目。全面推广起垄栽植、适度稀植,前期果园合理综合利用;成年果园生草覆盖、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配方施肥及简易、集中施肥;高位微喷节水灌溉、针对性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疏果适产、计划采收、大枝简易修剪等农户易懂、易操作、易接受的先进实用、可操作性强的优质、丰产、安全、节本省力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显著减轻,产投比显著提高。同时,协会下属塔罗科血橙专业合作社制定了《无公害食品 塔罗科血橙》和《塔罗科血橙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二个企业标准,通过标准的推广普及,确保了塔罗科血橙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协会塔罗科血橙栽培面积达到11900亩,协会三年累计实现总产量14694吨,比前三年(2009-2012年)总产量1794吨净增12900吨,净增7.2倍。协会基地所在地白庙镇成为远近闻名的“万亩塔罗科血橙之乡”,塔罗科血橙已成为我区栽培范围最广、涉及农户最多、生产经营效益较好的主要经济作物及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3.质量保障,提升品牌
品牌培育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在生产经营中,协会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积极开拓市场和全力打造“标准化无公害塔罗科血橙产品”品牌。2014年协会通过质监局发布了《无公害食品 塔罗科血橙》和《塔罗科血橙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二个企业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标准推广体系,强化了标准的宣传贯彻常态化和标准的应用培训制度化工作,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大标准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的力度,组织开展了长期的、连续的、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标准宣传贯彻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培训,加强了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在认真落实标准化生产的各项操作规程和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实行产前、产中“五统一”和产后“三统一”的“八统一”制度,严格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管与控制,狠抓质量关键控制点的管理,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特别是倡导实行产后“三统一”:在统一时间分期采摘基础上,统一标准保护价收购(根据市场行情,每年和会员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确保会员利益。)、统一商品化处理(统一规格和方式分级、洗果、打蜡、包装和商标使用)、统一检测检验、统一组织销售(采取“合作社+农户+标准+市场”的模式,做到产品统一规格、统一标志、统一品牌(李必祥牌)进入市场)。在产地白庙镇,设立了多个塔罗科血橙收购、批零专销点。协会生产的塔罗科血橙产品已远销成都、重庆、昆明、北京、上海等大市场和川南市场。白庙镇果树协会塔罗科血橙生产基地成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塔罗科血橙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供销合作社“GAP塔罗科血橙生产基地”、 2014年年被认定为四川省塔罗科血橙农业标准化示范镇、2013年“李必祥”牌塔罗科血橙被认定为农业部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协会基地所在地白庙镇斑竹村成为“自贡市实施商标战略示范村”并被表彰为“全市实施商标战略示范先进单位”、“自贡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示范村 ”。 协会生产的“李必祥”牌塔罗科血橙新系获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一级认证)、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称号”,“李必祥”商标成为“自贡市知名商标”、塔罗科血橙新系成为“四川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塔罗科血橙品牌得到提升,有力地促进产业发展。
4.科普培训,培养能人
协会建有科普培训室100平方米,科普宣传栏12个,图书阅览室2个,配备科普图书16种,1881册;配备电脑2台、投影教学仪1台;三年共邀请大专院校、科技院(所)专家、顾问共38人,开展技术培训54次,科普讲座次,培训农户近5万人次;利用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技下乡、科技大集等形式开展科普讲座59次,听讲达2.4万人次,更新科普宣传栏内容18期,受益人员达7586人次,下发图书(资料)18种计2.5万册(份)。三年科普工作支出资金47110元。
依托区农牧林业局、贡井质监局、白庙镇农业中心的技术力量、组建起了以区、镇、村三级标准推广为主干,以协会为分支,以示范户、血橙种植专业户及营销大户,有种果经验的农民为支撑的塔罗科血橙生产标准推广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印制明白纸、解读手册、图解、标语等标准宣传资料,利用墙刊板报、利用科技下乡、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等科技活动和广播、电视、光盘等媒体工具,以及举办专题讲座、集贸赶场设点咨询服务、农村院坝会和镇、村、组会和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示范演示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作用,宣传农业标准化法规和农业技术标准,在基地掀起农业标准化宣传的热潮,形成良好的标准化生产社会氛围。同时,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组织开展了长期的、连续的、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标准宣传贯彻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培训,引导农民增强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了解和掌握标准要求,自觉应用和自如应用标准进行操作,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栽培技术。在项目实施中,结合塔罗科血橙具体的生产过程和标准需要,根据季节与农事要求,结合生产实际,针对生产问题,利用墙刊板报、集贸赶场设点咨询服务、农村院坝会和镇、村、组培训会或专门培训班,采取镇上大课与村上小课,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课堂讲座与田间实地操作示范、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教育,有效地发挥了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协会种植户的科学术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种植能手和科普带头人,在示范户、种果大户中,培养出了一批推行农业标准化的带头人。
5. 示范带动,促农增收
协会建立果树科普示范基地,同时建立示范村、示范区域,示范面积达到了3500亩,同时,协会通过以塔罗科血橙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的实际效果的带动,推进了全区柑桔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区仅塔罗科血橙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2.5万亩,2014年底就扩大到了3.6万亩,增加种植面积1.1万亩,年新增产量7500余吨,年新增产值2200多万元。
柑橘成熟期管理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