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各地动态

产村相融促发展科普惠农谱新篇--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蔬菜协会

2019-03-04
【字体:       打印

   资阳市雁江区蔬菜协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区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产村相融抓农业,着力打造“一园两带六基地”,沿着“产业兴盛、生态宜居、风清气正、幸福和谐新雁江”总目标,抢抓机遇、锐意进取、迎难而上、扎实苦干,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加强种植业结构调整、稳定小米辣、西瓜基地规模、拓展蔬菜品种,努力把我区打造成资阳市重要的蔬菜基地和全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为农民持续增收和城市“菜篮子”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 科学管理,规范运作
      资阳市雁江区蔬菜科普示范协会是一家以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蔬菜种业公司为紧密依托,以雁江蔬菜协会为基础的专业科普示范协会,成立于2008年1月6日,现有会员320户。科普示范协会成立后,为尽快缩短与先进科普示范协会的距离,着重在开拓思路、规范运作上下功夫。科普示范协会通过在雁江区乡镇发展规模化的蔬菜种植协会,实现从引种、协会育苗、向菜农提供菜苗、定单回收产品一条龙的全程服务,大大增强了农民对蔬菜科普示范协会在技术指导、工作协调、销售信息沟通方面的信任度,同时加深了农民对科普示范协会经营实力、诚信及经营范围认同度,也为“协会为纽带,协会为根基,规模出效益”的运作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二) 探索种植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蔬菜是我区支柱产业和我区重要建设项目之一,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推进我区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达到提质稳面、创牌增效目的。雁江区蔬菜科普示范协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蔬菜科普示范协会的协调功能,在雁江区保和镇石窗子、六石包建设占地240亩、丹山镇田坝村、泰山村建设占地416亩,东峰镇高板村建设占地387亩蔬菜育苗及试验示范协会。主要向资阳市辖内所签合同的30000亩蔬菜协会供应种苗和示范种植技术。2010年科普示范协会在资阳市发展各类定单蔬菜7425亩,其中:莲花白585亩,儿菜565亩,南瓜2935亩,榨菜1080亩,花菜430亩,冬瓜810亩,小米椒690亩,彩糯玉米330亩。2011年初,科普示范协会仅在雁江区又新发展堪加镇、东峰镇、保和镇、中和镇、丹山镇、新场乡等6个乡镇10个村,其中:新增加5个扶贫村,有保和镇的石窗子村、中和镇的罗汉村、堪加镇的陡崖村、小院镇的梧桐村、清水乡鲤鱼村,共新增加定单蔬菜面积12853余亩。2012年度科普示范协会覆盖30个镇80个村,蔬菜订单面积26000余亩,蔬菜总产量70865吨。其中:甘蓝2400亩,产量9600吨;南充儿菜3600亩,产量1088吨;南瓜2200吨,产量4400吨;榨菜4200亩,产量8400吨;花菜2920亩,产量7300吨;冬瓜1950亩,产量9750吨;辣椒6050亩,产量13310吨;采糯玉米650亩,产量780吨;西瓜1080亩,产量2700吨;土豆320亩,640吨;茄子280亩,产量1260吨;萝卜350亩,产量1925吨。带动农户13200余户,户均增收3800元。
(三)推广新技术,拓宽渠道发展产业。 
      蔬菜长势的好坏,品质的高低,其关键在选择品种。科普示范协会与北京农科院、广东农科院和省农科院以及著名的蔬菜育种公司合作,引进他们的新品种、新技术。科普示范协会引进的蔬菜品种有:韩国的小米椒、印度尼西亚的朱燕海椒、日本的春福来莲花白、西园4号、北京农科院的金科糯玉米以及韩国生产的春光、白玉春、YR白春萝卜、广东的金韩牌和地球牌密本南瓜、广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生产的粉皮杂交一代冬瓜、冰糖西瓜、竹丝茄等。2012年购买种子费用共20余万元。
  (四)积极开展培训,提高种植水平。 
      有了协会和好品种,还要将技术培训到位,落实到位。科普示范协会特别邀请了韩国的海椒专家、印度尼西亚的海椒专家、北京、广东以及省农科院的专家和区农业局的专家到雁江区的镇、村及学校给广大的种植户讲课、传授技术,为雁江区蔬菜发展壮大做出应有贡献。通过农民工技术培训,特别对返乡农民工的短期技能培训,再通过订单蔬菜模式,对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农民增收起到良好效果,主要表现在增强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知认可,增产增收,对稳定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全年培训农民工26场次,培训农民工5200余人次,达到培训种植协会农户的85%。
(五)统一生产资料,强化技术服务。 
      过去,由于农户使用的生产资料(如肥料、薄膜、农药)很不统一,致使蔬菜生产质量、产量差异较大,市场销路不好,为改变以往状况,在运作模式上,协会运行模式实行七个统一:即统一供应菜种,统一供应种苗,统一种植技术,统一覆盖薄膜,统一用肥,统一用药,统一销售蔬菜。协会在雁江区保和镇建立了300多亩的新品种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在资阳市范围内发展规模化的蔬菜基地,实现了从引种、基地育苗、向菜农提供菜苗、订单回收产品一条龙的全程服务,大大增强了农民对合作社的信认程度,提高了协会经营实力及经营范围。每年协会组织各种专用肥料1000余吨,价值3000余万元;农药4万元; 薄膜1.4万元;遮阳网1万元。
(六)畅通销售渠道,增强发展动力。 
      近三年来,科普示范协会已稳步培育出了一大批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种植协会和新品种供应协会,在不断的市场拓展中,会长亲自带队,行走于全国的大中城市,逐一拜访销售商,用蔬菜的品质打动客户、征服客户,现已与多个城市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销售网络,目前,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国,辐射的大中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柳州、贵阳、遵义、昆明、成都、重庆、泸州、宜宾、绵阳等省内外蔬菜批发市场。营销渠道的有力拓展,保障了蔬菜生产业发展,解决了种植大户的销售难题,同时也保障了增产增收。为稳定营销渠道,实现反应灵敏的销售目标,科普示范协会下属的销售公司购置了价值30万元的蔬菜运输车2辆。 
      资阳市雁江区蔬菜科普示范协会在2010-2015年期间与市区科协进行了科普宣传和技术的推广运用,开展了实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与推广项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在区科协及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党委领导下,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引领了蔬菜协会生产发展;有效推动了雁江区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科普示范协会严格按标准化引种、育苗、培训、生产,积极拓展销售网络,取得了可喜成果,2012年被中国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经济组织,2005年被省农业厅授以“宰山村蔬菜无公害发展协会”,2012年被资阳市科协评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集体”。2011年该协会荣获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协会会长孙传辉 2015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四川省道德标兵称号,资阳市雁江区首届杰出人才。协会辐射范围内的农民收入普遍高于本地区收入水平30%以上,农民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协会会员喜获丰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