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 > 学术报告 >
莫镕弛一直从事三农工作,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动力”、“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并立足本职,长期扎根农业基层。他深入田间地头,围绕产业发展,致力于农业研究、技术服务及科普教育等工作。为促进农业丰产丰收,他对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新品种培育、新产业发展、新市场拓展以及互联网+农产品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实地调研脱贫攻坚和农业特色产业帮扶工作,指导农民科学种植,让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新活力。
6月29日,以“海丝茶道 福茶飘香”为主题2022年第三届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在宁德福鼎拉开帷幕。活动上,小院首席专家杨江帆教授进行以“《中国茶叶谱系》为基础创新驱动茶业数字化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主旨分享。
2022年5月30日14:00-16:00,北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原北京农学院校长。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英国荣誉博士。目前兼任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园艺产业促进分会理事长;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科技部)专家;中关村绿色生态产业创客联盟首席专家、北京乡村振兴学院首席专家,王有年受邀参加了由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主办的‘科普之春’系列线上讲课培训活动。王有年教授应邀做了《都市型现代康养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授课,来自北京昌平区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企业组织、昌平区农技组织、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园艺产业促进分会以及多个涉农企业负责人共85人参会,并积极在课后开展交流讨论。
十年粮食增收,这是一个历史奇迹,但是必须看到我们粮食供求关系依然紧张,将来挑战更大。要解决我国长远问题,关键要科技,为什么呢?土地越来越少,单产量越来越高,如果没
我想非常简短地讲一点宏观农业的情况,棉花产业相当程度上是农业产业的组成部分。整个农业产业情况对我们棉花产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中国农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
9月13日,欧美同学会第六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郑州峰会上,留学归国人员中的科技界“大咖”们,跟大家一起分享了从事科研工作的人生感悟。 作为河南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
现阶段中央财政支农情况 近年来, 中央财政支农投入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 三农 投入, 从 1 996 年的 774 亿元增加到 2006 年的 3397 亿元, 增加了 3.4 倍。但是, 由于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增幅更
产业升级成功 的关键是 以新 的生产方 式获得 相对的竞争优 势、企业盈利、持续发展,跨越阶段的升级往往意味着极大地财务风险,意味着巨额亏损。”3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近些年, 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奶牛育种工作的进步以及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推动着奶牛单产水平的改善。但是,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奶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在保
3月31日,中国·重庆(南川)乡村振兴暨城乡融合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农”问题专家、学者,以及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的各省市的村(社区)
学校举行“科技小院”报告会 6月19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杰出校友、著名植物营养学家张福锁与中国农大李晓林教授,资环学院副院长、河北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教授,崔振
【专委会】中国农技协茶叶科技小院发展会在湖北武汉市召开
【小院英才】—— 湖北襄城区晚熟桃科技小院毕娇娇 扎根乡土情系“桃” 缘
央企-农技协共建科技小院 —— 海南琼海黄晶果科技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