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专家
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副主任,省气象局驻孝昌县丰山镇丰和村工作队队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观测与保障、气象服务和数据产品应用等工作。
罗朝喜,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昆明人。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同月进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稻瘟病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2000年10月获日本政府文部省奖学金支持留学日本,2003年3月获日本佐贺大学应用生物科学硕士学位,2006年3月获得日本鹿儿岛大学生物环境保全科学博士学位。2006年3月至2008年7月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进行桃树褐腐病抗药性分子机理的研究。2008年8月起任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历任植物科技学院植物病理教研室主任、植物病理教工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及副院长。现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创新联盟秘书长。 主要从事水稻病害及果树病害研究,在PLoS Pathogens,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为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果实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Phytopathology Research,Scientific Reports,植物病理学报等期刊编委。
孝感市农技推广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果树病理学博士
何华平,男,1967年11月出生,湖北咸宁人,1991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 1991年7月至1998年1月从事果树技术开发及推广工作; 1998年1月至今从事桃、葡萄、枇杷等果树育种栽培学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十五个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先后创立了省农科院桃、葡萄等特色水果研究学科,培养和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研发团队,开创了我国桃学科在红肉类功能型品种、省力化栽培品种以及抗流胶桃砧木等特色桃育种的新领域,选育了桃红肉等特色水果新品种5个,创制出了一批桃特色优异类型新种质,研制出了一批实用先进的技术成果,促进了我省水果的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和产业效益的提升。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郭晓帆,女,1980年生,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育种及栽培研究。为国家“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湖北省“三区”科技人才;湖北省食用菌菌协会理事;湖北省孝感市科技特派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山区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专业委员会理事。先后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8篇被SCI所收录。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星创天地”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孝感市自然科学计划项目、抚顺市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 获奖情况:2014带领的科技支农服务队,荣获团中央授予的“2014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6荣获中共抚顺市委宣传部授予的“2016年度抚顺最美人物·团队”称号;2016年荣获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授予的“辽宁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7荣获共青团抚顺市委员会授予的“2016年度抚顺市五·四青年奖章”;2018年荣获抚顺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抚顺市杰出科技工作者”称号;2018荣获中共抚顺市委“抚顺市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荣获辽宁省教育厅标本大赛“优秀组织个人”;荣获2019年度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2020年获批湖北工程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2020荣获湖北工程学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0年获评湖北工程学院“优秀班主任”;2021年获评湖北工程学院“教学优秀奖”;2021年获评湖北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获评湖北工程学院“优秀实践指导老师”。 教学成果:2021年湖北省一流课程《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负责人;2022年湖北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课程负责人;2021年主持完成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1项;2022年湖北工程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2019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指导学生科研立项、获奖:指导学生获批中国科学院“科创计划”资助项目;荣获全国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重点项目;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重点项目;荣获全国大学生第一届生命科学联赛优胜奖;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湖北省决赛”暨“湖北省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综合赛决赛”省级三等奖。 实践工作:2015主持辽宁省科技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2017年主持辽宁省“星创天地”项目1项;2018年主持辽宁省教育厅“开展跟踪高校对接地方科技需求”项目1项;2019和2020年主持湖北省科技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项目共2项;2021-2022年主持完成湖北工程学院横向课题2项。利用专业知识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支农服务工作,主要针对食药用菌栽培,果树栽培等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地方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培训农名技术人员306名,增产增收8000万以上。科技支农服务工作突出有成效,多次被中国教育报、中国科技报、农民日报、中国科技财富网、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辽宁日报,孝感日报,孝感晚报,抚顺电视台,新宾电视台,抚顺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王守明,男,1980年生,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湖北省病理协会理事。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2004年毕业于延边大学园艺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果树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7年就职于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18年就职于湖北工程学院。2019-2021年剑桥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果树和病原菌互作,植物免疫的分子机制。 二、科研项目 1.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2019147),草莓FvCYP714基因克隆与鉴定,2019-2021年,主持完成。 2.国家自然基金,PHO1基因在草莓果实磷输出的作用及其表达特性分析(31372037),参与。 三、研究论文(*通信作者) 1. Shouming Wang, Gareth Steed, Alex A R Webb, Circadian entrainment in Arabidopsis, Plant Physiology, 2022. 190(2): 981-993. (SCI) 2. Xiaofan Guo, Shouming Wang*. Pan-genome Analyses of 3 Strains of Inonotus obliquus and Prediction of Polysaccharide and Terpenoid Genes. Natural Product Communications, 2021, 16(11): 1-12. (SCI) 3. Xiaofan Guo, Zhibing Xie, Yang Zhang, Shouming Wang*. The FvCYP714C2 ge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ibberellin synthesis in the woodland strawberry. Genes & Genomics, 2021. 43(1): 11-16. (SCI) 4. Xiaofan Guo, Shouming Wang*. Phylogenetic study of Inonotus obliquus (Chaga) based o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 (ITS2) of ribosomal DNA. European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20.85(6): 387-393. (SCI) 5. Wang Shou-ming, Li Wei-jia, Liu Yue-xue, Li He, Ma Yue, Zhang Zhi-hong.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shortened fruit mutant in woodland strawberry (Fragaria vesca) using RNA-Seq.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6.15(0): 60345-7. (SCI) 6. Shou Ming Wang, Xuan Chun Piao, So Young Park, Mei Lan Lian. Improved micropropagation of Gypsophila paniculata with bioreactor and factors affecting ex vitro rooting in microponic system.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 2013. 49:70-78. (SCI) 7. Bingyan Liu, Liang Wang, Shouming Wang, Weijia Li, Di Liu, Xiaofan Guo, Baihong Qu. 2018.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bagging-treated ‘Pingguo’pear shows that MYB4-like1, MYB4- like2, MYB1R1 and WDR involved i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are up-regulated in fruit peels in response to light.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19(244): 428-434. (SCI). 8. Li W, Zhang J, Sun H, Wang S, Chen K, Liu Y, Li H, Ma Y, Zhang Z. FveRGA1, encoding a DELLA protein, negatively regulates runner production in Fragaria vesca. Planta. 2018. 247(4):941-951. (SCI) 9. Junxiang Zhang, Yuchao Zhang, Yujuan Dou, Weijia Li, Shouming Wang, Weijia Shi, Yiping Sun & Zhihong Zhang. Single nucleotide mutation in FvMYB10 may lead to the yellow fruit in Fragaria vesca. Mol Breeding. 2017. 37, 35. (SCI) 10. Fei CAO, He LI, Shou-ming WANG, Xiao-ming LI, Hong-yan DAI, Zhi-hong ZHANG, 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FaPH01; H9 gene of strawberry (Fragariaxananass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7, 16(3): 580-590. (SCI)
王富荣,女,1978年10月出生,河南信阳人,2006年7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硕士。 2006年07月-2007年06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见习员; 2007年07月-2009年07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2009年08月-2018年10月,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8年11月至今,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国元,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高等学校“名师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科技特派员、湖北省“三区”科技人才。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湖北省科研项目16项,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4项,横向课题近10项。先后4次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一项;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证书15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奖10项。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1项等。
孝感市气象局预报员,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等工作。
  • 小院研究生
    赵登梅

    华中农业大学
    专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
小院科普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