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离病房通宵工作后,袁晓宁倒在清洁区睡着了 北医三院供图 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每次得知我们在武汉缺少用品的时候,同事和领导总能在第一时间帮我们反馈,而缺少的物资,总
穿好防护服的张颖 受访者供图 2月2日,这是张颖待在医院的第8天,他是山东淄博淄川区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近日,张颖告诉澎湃新闻,不只是他,大年初二起,淄川区医院许多负
医疗救护队工作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截至2月9日9时,内蒙古自治区多个地市出现确诊病例零增长,确诊人数未破60,死亡人数为零。 看到消息,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北省荆门市,一支由14
图为准妈妈聂喜芳还坚守在工作一线。受访者供图。 “我负责全国好几个地区的人员、设备、物料和耗材的整体统筹协调,这部分的事情非常多而且琐碎,临时换人一时很难接手。”
宋立强在抗疫一线紧张工作 受访者供图 一线镜头 17年前,非典肆虐。“我是党员,我要去一线!”33岁的青年骨干医生宋立强主动请缨奔赴小汤山。 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
杨波与伙伴们在对列车进行消毒 杨波最大的心愿,是疫情结束后带患肺癌晚期的父亲回老家。受访单位供图 一线镜头 2月6日凌晨一点半,南昌西动车所内灯火通明,虽已立春,但夜晚
石月欣是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管理处副主任护师,除夕夜,她刚刚在岗位上过完了自己的59岁生日。在北京医疗队的136人当中,她的年龄是最大的,任务却是最重的,她要保护好每一个人
1月31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进驻武汉的第6天。 此前一天,他们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开始运行,大大加快了确诊速度。 陈薇是
出征仪式现场。 李晨韵 摄 中新网杭州2月1日电 题:(抗击新型肺炎)李兰娟再赴武汉:国士出征 不念归期 作者 王逸飞 钱晨菲 应欣睿 73岁的李兰娟又要去武汉了。 1日下午,树兰(杭州
在千万网友“云监工”注视下,今日(2月2日)上午,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明日即可收治病人;与此同时,雷神山医院也将于2月5日建成。至此,“三山”终齐聚,为共克难关又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