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首页 > 科普 > 动态 > 正文
福建省福清市农技协精准扶贫 指导山区群众种植甘薯致富
创建时间:2019-03-04     点击量:

福清侨乡报-福清新闻网9月26日讯(记者 谢雄)  9月22日,在南岭镇大山村,市农技协的专家正对该村 3亩多甘薯试验田里即将收成的地瓜进行初步估产(如下图)。经测产称重,每个甘薯达 2 斤左右。专家预估,再过 30 天到了收获期,每亩地可收甘薯 70-80 担,亩产达8000多斤。


“农技协在南岭镇精准扶贫,引导农户种植高产地瓜,为山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市农技协会员、南岭镇科技专业户高奕基说,南岭山地多,甘薯是当地主要粮食种植物之一,最高峰时全镇甘薯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但由于缺乏先进农业科技知识,农户种植技术不高,加上品种不好、缺乏市场信息和加工能力,甘薯种植效益低,增产不增收,影响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近年来全镇甘薯种植面积大为减少。


为了帮助山区农户增收致富,今年初,市农技协农业专家多次深入南岭镇调研,与镇村干部、农户座谈,并到处考察选点。4月份,市农技协无偿提供12万株优良薯苗,在大山、马斜、上岭、西溪、吉岚5个村建立试验田,启动实施“甘薯农作物绿色栽培、良种推广与延伸产业链创新”精准扶贫项目。


该项目自实施以来,市农技协利用农函大、农民田间学校、种植示范基地等培训农户,农业专家还经常下乡入户传授种植技术。在南岭镇政府和市农技协的推动下,目前南岭镇共种植高优甘薯400多亩。


市农技协会长林振梅说,下一步,该协会将协助南岭镇政府实施“三年精准扶贫计划”,依托现有的示范种植基地和种植专业户,培养一批农村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甘薯。同时,倡导建立家庭农场和甘薯加工基地,对农户种植的甘薯进行加工,延伸甘薯产业链,提高甘薯产品的附加值;引导南岭镇将高优甘薯种植与发展生态旅游相结合,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价值,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据介绍,2015 年以来,市农技协发挥协会人才优势,立足服务“三农”,积极开展科技精准扶贫,在一都镇王坑村建立“红心甘薯(原料薯)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并在海口镇里美村、南宅村和城头镇星桥村建立“红心甘薯新品种高产生态栽培与良种示范推广种植”试验田,推广“天峰薯1号”、“红苹果”等甘薯良种。


此外,该协会还无偿提供几十万株优良薯苗给阳下、海口、城头、宏路、渔溪、上迳、一都、东张、南岭等地的农民。


(来源:福清新闻网)


图片新闻
最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