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助力乡村振兴农技协入选名单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
创建时间:2020-05-25     点击量:

宿迁市宿豫区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2014年10.13日,在协会总领事吴体恩的带领下,参与制定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行业标准和规范,组织农业产业的科学技术整理、推广示范应用科学种田、加快农业产业增值及农产品的科学种植方案,并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咨询和科技指导服务。

在多年的科学种植,实地勘察当地气候、地质环境等情况下,协会研究整理出一整套科学种田方案——亲耕田五环种植模式,积极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并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的贡献!

在全协会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牢牢把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里的宗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科学原则,落实工作,深入群众,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踏踏实实做好每件科普惠农工作!

在协会的不断努力下,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理事吴体恩先生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2015年度优秀乡土人才等荣誉!

1、不断拓展、加强工作力度

经年来,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制定一系列农协工作计划,不断召开各级科技工作会议,安排布置协会人员进行科普宣传、科学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并充分利用科普网络,配合农业结构调整,搞好科普宣传,科学技术技术培训,由有专长的技术人员在当地形成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农户走科学致富之路,不断推动市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2、加强科普宣传,积极引导科学种田

经年间,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带领相关职能部门不断进行大范围的科普宣传活动,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生活实际,注重实效,着重宣传农业生产知识,从培育良种、科学管理、农田除草、合理用肥等各个方面知道当地农民科学种田,为广大农民生产增效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019年,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累计组织40余场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累计参会约6000人次,发放科普科技资料10余种近7000份,协会科学技术科普员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一起探索,学习科技技术,传播科普知识!

3、加强科技培训,积极推广实用科学技术

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业服务中心积极组织科学技术培训工作,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环境等,总结出亲耕田五环种植模式并大力推广,引进适合当地生长的良种,如小麦百农4199、 水稻N两优1998,、C两优0861等,把科学种田管理模式传达给当地农民 ,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召开各种现场会,观摩会20余场,举办科技培训10余次,参训人员达800多人次!

4、农资零差价,降本增收

多年来,亲耕田深知好的肥料,好的技术,好的品种是广大农户都迫切需要的,也是他们在现今条件下较难实现的。故,亲耕田建立农资零差价平台,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整合资源,为广大农户提供最优质,最便宜的农资产品,以出厂价的方式提供给广大农户,进一步为广大农户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变相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与此同时,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自己试种,示范、技术指导,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技术成熟后推广给广大农户,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5、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多年来,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一直坚持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把科学的种田方式、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传达给农民,把质优价美的农资产品提供给农民,帮助农民降本增收!

亲耕田引领的C2F模式帮助当地农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每亩约100元,在过去,农民购买农资产品经常会买到价格虚高,质量无保证的产品,亲耕田建立C2F平台后,让农民可以买到放心农资,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变相提高了收入!

通过科学的种田方式提高田间亩产增收,通过农业订单保证销路,让农民种地无后顾之忧!过去,当地小麦亩产仅在800斤左右,通过亲耕田科学管理技术指导后,引进适合当地的小麦品种,帮助农民把亩产提高到1200斤上下的平均值,小麦季每亩增收400余元。 在过去,当地水稻亩产约在1200斤,通过亲耕田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后,引进适合当地的水稻品种,现在当地水稻平均亩产已经提高到了1500斤,甚至更高的1800斤,有的个体户更是达到了2000斤,水稻季帮助农民每亩增收500余元!

仅2019年,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通过不断宣传、推广,帮助不懂科学种植管理的农户463户,每亩增收500-800元,亲耕田帮助农户从过去种地不挣钱的状态改变到每亩年收入500-1000元不等,顺利帮助其脱离贫困困境! 这几年来,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累计帮助农户2800余户农户改变种植结构,通过科学种植管理模式助其脱贫! 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现在的科学管理,从过去的种地不挣钱甚至亏本到现在种地能挣钱,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一直在推广科学种植管理技术的道路上坚持前行!

我们深刻感受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科普信息平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刻苦专研,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好工作,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使广大群众富裕起来,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最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