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大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
(长丰县草莓协会)
近几年来,长丰县草莓协会坚持立足自身优势,综合各类社会资源,认真实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社会和各级的一致赞扬。
一、立足做大做强长丰草莓产业,实现长丰草莓产业振兴。
长丰草莓起步于1985年,到1999年,长丰草莓面积19000亩,但表现出了草莓对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2000年8月,长丰县为了推动长丰草莓产业快速成长,成立了长丰县草莓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坚持在品牌、技术、销售三个方面发力,协会申报注册了长丰草莓品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3月,该商标价值66.4亿元,品牌享誉天下。协会组织大户会员一边开拓市场,一边组织外销,一边引进全国商贩进入长丰草莓市场,使得长丰草莓价格高挺,畅销全国各地。协会每年组织开展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30余场次,每年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每年组织全县草莓大户在县内、外参观学习10多批次。每年印发《长丰草莓》期刊4期1万份,编发技术资料5万多份。
经过艰辛努力,促使长丰草莓产业形成,到2018年,长丰草莓面积21万亩,总产量35万吨,总产值50亿元,草莓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以上,成为长丰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被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学会认定和命名为中国草莓之都,中国草莓第一大县,中国10大一村一品产业,中国10大最好吃草莓等。同时,长丰草莓被国家农业部门认定为绿色食品。长丰草莓地理标志商标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全国地理标志目录,是安徽省著名商标。
二、集中精力培养草莓乡土人才,支撑草莓产业发展和提质增效
人才是产业振兴和提质增效的第一要务,做好草莓乡土人才培育尤为重要。协会连续10多年,争取国家阳光工程、民生工程、扶贫培训、农业综合开发培训等多个培训项目,对全县草莓协会会员和种植大户进行系统培训,共培训乡土草莓人才1560多人。他们在长丰草莓产业形成和产业发展提升上起到了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共建立草莓标准化示范园区163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等三新技术30多项,带到示范面积72000多亩,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109户。
三、张扬长丰草莓文化,打好长丰草莓品牌
我们十分注重长丰草莓文化的打造、培育和宣传,争取多方面支持,开展长丰草莓文化振兴。从2001年开始到2019年,协会坚持举办或配合县政府举办中国·长丰草莓文化节(招商推介会、新闻发布会),中国·长丰草莓文化节不但在县城办,还到省会办,不但到外省办,还在人民大会堂办、钓鱼台国宾馆办、中央电视台办。同时,长丰草莓文化节还在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期间举办新闻发布会。协会成功地争取了第八次中国草莓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草莓文化节在长丰县隆重举办。
为了营造和打造长丰草莓文化,协会在县道、省道和高速等路段,设立长丰草莓雕塑广告,在国道重要路段做高炮广告宣传,在合肥、县城等地设立固定宣传展板。
全县各部门通力做好长丰草莓文化的宣传推介工作,县委宣传部多次邀请中央和地方多路媒体,宣传报道长丰草莓产业发展情况;县文化部门把长丰草莓产业发展的典型事例,编写成戏曲、大鼓,唱出了“长丰草莓之歌”;县教育局多次组织小学生、中学生朗读长丰草莓诗歌;长丰县文联,多次组织开展长丰草莓诗歌大赛、书画比赛;县旅游部门每年举办一次草莓采摘旅游节。
四、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立足优化生态环境
1、引进推广草莓新品种“红颜”种植,年产生社会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2008年,协会针对长丰草莓品种“丰香”产量低、抗病性差、畸形果多、品种低、商品性差的问题,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长丰草莓的接班品种,在广泛调研和引进试种的基础上,决定引进“红颜”示范推广,农民看到了“红颜”新品种的强劲优势,引起了农民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接受。经过6年的辛勤努力,长丰县一举淘汰了草莓老品种,全部更换种植了“红颜”新品种。据多年跟踪调查测算,种植“红颜”新品种后,每亩可以增加经济收入10000元以上,据此推算,每年可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20亿元以上。
2、推广生物防控技术。协会2017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引进钝绥螨防治草莓红蜘蛛,实行以虫治虫取得显著效果,2018年度推广面积11000亩,预计2019年度推广应用面积可以达到3万亩,减少防治草莓红蜘蛛化学农药使用量15吨,最大程度减少了防治螨类农药的投入施用量,保护了天敌,维持了生态平衡,减少了农药污染,提高了草莓安全生产水平。
3、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施用。连续多年,协会大力倡导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堆腐、发酵使用技术。千方百计提高草莓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大大地减少了化肥施用量。据测算,全县每年有机肥、生物菌肥施用面积15万亩,减少化肥施用量12000多吨。同时,草莓土壤质量得到了实质性改善,草莓品质提高了一个等级,每亩提高经济效益850元以上,年增加社会效益127.5万元。
4、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近几年,长丰县草莓协会推广的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技术达到了广泛应用,跟前些年长丰草莓生产用水的浇灌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首先是一季草莓生产每亩节约用水200立方以上。其次是减少劳动力投入21个。再次是减少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第四是达到了科学用水、合理浇水的目的。最后是产生的经济效益明显,每亩增加收入1500元以上。
5、推广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草莓重茬的连作障碍是生产上的大敌,严重制约了农民草莓生产效益的增加。为此,协会连续多年推广多种土壤处理消毒方式,重点推广太阳能自然消毒处理技术;棉隆土壤消毒处理技术;氰氨化钙土壤消毒处理技术,从而破解了草莓重茬的连作障碍难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五、完善协会组织架构,保障协会功能发挥
1、不断完善协会自身功能。打铁还需自身硬。多年以来,长丰县草莓协会坚持做到“五有”,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组织设置、计划规划等工作,切实开展协会工作。使协会在产业发展中始终起到引领、协调、推动等重要功能。
2、建立行业协会体系。县草莓协会成立以后,县科协在打造草莓协会组织体系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和引导全县草莓生产重点乡镇分别成立了乡镇草莓协会组织。形成了县有总会乡镇有分会的格局。同时各协会都成立了党的组织。从而使草莓协会在长丰草莓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2019年11月15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