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殿星

社会职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基本信息

研究领域:· 水稻品质营养研究与利用 · 水稻绿色优质、高效高产育种 · 农业创意与跨界应用

职称:

所在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入库日期:2020-02-06

简介

吴殿星,男,1971年2月生,1993年7月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士学位,1995年10月提前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获理学硕士,2001年7月于浙江大学获理学博士。1996年4月留校工作至今,2006年晋升为浙江大学研究员,2006年获得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作为访问学者,曾先后进修或科访美国国家水稻研究中心、西澳农业部、国际原子能机构、Cornell大学、加州大学Davis分校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现为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协会理事、浙江省原子能农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粮食专项水稻重要种质创新共享与特用新品种选育攻关组组长、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副组长。


科学研究中,以水稻为模式对象,针对生产与产业的双重需求,开展功能型农业生物技术(Functional Agro-Biotech)的研发,服务于种源农业,面向医药、食品和化工行业。主持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以及公司等课题10多项,选育功能型(浙辐201)、优质(浙大两优136、浙辐910、浙辐两优12、喜两优晶占)、高产(白丰优48、池优65)、耐热(汕优06)、渔塘专用(安粳优1号、农两优渔1号)、创意型(浙大粉彩禾、浙大银彩禾、浙大黑彩禾)等性状特点分明的水稻新品种12个,开发宜糖米、曲康米、贝贝锌米、孕宝米、五福彩米、生态贡米、钱江源白酒及其衍生新产品8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授权浙辐111、浙稻1号、浙密稻1号等植物新品种权1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PNAS、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New Phytologist、Food Chemistry、PLOS ONE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编著3部(有关稻米淀粉品质、蛋白质与功能成分研究与利用)、主编3部(功能型农业与健康、现代农艺实践、植物组织培养)。先后指导研究生31名,其中已毕业博士12名、硕士10名。

用手机查看

您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