萜类:
1
三萜类
从酒红黏滑菇中分离到了4种引起肠炎型、神经精神型中毒的三萜类毒性成分。
2
倍半萜及其衍生物
倍半萜类毒素常出现于乳菇属中,部分出现在杯伞属、月夜菌属、革耳属中,另有肉棒菌属中的倍半萜毒素造成严重的中毒反应,且有大量的倍半萜衍生物被验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毒性。目前人工合成得到了二、三代结构类似物,这类毒素可以被部分肿瘤细胞快速吸收,也可通过DNA单链断裂、阻碍细胞复制以及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等机制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研究表明其对许多癌细胞种类都显示出强毒性,在抗前列腺肿瘤、胰腺肿瘤、卵巢肿瘤细胞等效果优于顺铂和紫杉醇。
联苯类:
亚黑红菇是我国和日本的常见毒蘑菇。从亚黑红菇(亚稀褶黑菇)中成功分离得到含氮的联苯类化合物。
其他类型:
环丙-2-烯羧酸
亚黑红菇的毒素分离找到了致死毒素环丙-2-烯羧酸,该毒素能引起横纹肌溶解。
Gymnopili&4,6-decadiyne-1,3,8-triol
橘黄裸伞中所分离出来的毒素GymnopiliA;GymnopiliB;4,6-decadiyne-1,3,8-triol是会刺激中枢神经兴奋,中毒者会出现幻觉,狂笑不止、色彩幻视症严重甚至死亡。
2-丁基-1-氮杂环己烯亚胺盐
粉孢牛肝菌毒性物质为2-丁基-1-氮杂环己烯亚胺盐。
酯类
从胶陀螺中分离得到了光敏毒性成分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食用未经碱处理过的胶陀螺子实体,会出现嘴巴肿胀、暴露在日光下的皮肤灼痛等过敏症状。在久泡的黑木耳中也发现此类毒素,并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毒素含量增加。
Norcaperati acid
喇叭陀螺菌和富士山陀螺菌含有引起胃肠道反应和中枢神经中毒的Norcaperati acid。在鸡油菌中也发现了此类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