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委会丨湖北这片棉田被中国农科院专家点赞
湖北省棉花产业技术现代化创新示范基地
“长江中下游棉花生产现代化的曙光。”9月1日,在位于仙桃市郑场镇连渔村的湖北省棉花产业技术现代化创新示范基地,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毛树春对一片150亩的机采棉试验田赞赏有加。
毛树春(左一)实地查看棉花长势
正值盛铃期的这片棉田,每亩密度达到6999株,在苗期实现了“一播全苗”(一次性栽培后保证绝大多数种苗能够统一出芽生长)。湖北省农科院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别墅,带领团队经过多点多地试验,从机采品种选育开始,研发集成适合本地的机采棉“一播全苗”7项关键核心技术,并联合相关企业研制机采棉多功能播种一体机,可一次性完成旋耕、镇压、播种、覆土、镇压、喷药等作业,实现从传统棉花种植“一钵一苗”到机采棉“一播全苗”的突破,有助于棉花大面积集中成铃,集中吐絮和一次性机收,综合性解决了机采棉发展的关键难题。
毛树春(左五)与棉花团队合影
“今年5月底,仙桃暴雨,棉田淹水,他自己穿着套鞋,拿着铁锨在地里排水。”毛树春赞许,别墅带领棉花团队“脚沾泥”的务实精神让他深受感动,决定到湖北来调研。毛树春,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栽培与耕作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棉麻专家委员会主任,是农业农村部科技入户工程棉花首席专家。
正值盛铃期的棉田
“一播全苗好、病虫草控制好、化控做得好,这三个亮点值得肯定,‘五好棉田’已达到三好。”实地查看棉花长势后,毛树春表示,今年亩产至少500斤籽棉。“去年旱,今年涝,这个品种都扛住了。产量是第四好,机采是第五好,10月份收获测产时,我还要来看看。能实现这‘五好’,将是长江中下游棉花生产现代化的曙光。”
别墅(左二)向毛树春(左三)介绍品种选育情况
“下一步要把机械化升级为智能化。”参观了棉花团队联合企业自主研发的机采棉多功能播种一体机、北斗导航土地整平机等新型农机具,毛树春提出期许。
北斗导航土地整平机
机采棉多功能播种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