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动态
建议制定《国家生物危机防御战略》 灵敏应对病原体扩散危机
创建时间:2020-03-31     点击量:

湖北省农技协常务理事、九三学社湖北省资环委副主任、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魏志宇近日提出:

生物危机是指可能导致国家、民族和社会严重失衡,可能导致人类生死存亡的无意或蓄意的生物威胁和生物扩散危害。比如,此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造成的危机事件。

生物危机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严重威胁,生物危机无国界、无边界,能够拖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物种进化过程中,许多野生动物“带毒不生病”。此次携带冠状病毒的野生生物成为生物危机的引爆点。当病毒变异成能够感染人、形成了“人传人”的扩散情势后,迅速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形象。

SARS疫情过后的十六年来,国家层面始终没有制定《国家生物危机防御战略》。国家层面缺乏生物危机管控机制、缺乏生物危机防御能力。当2019年又出现类似SARS的生物危机时,政府各部门必然缺乏协作管控措施,难以灵敏应对病原体扩散造成疫情传播带来的连锁问题。

生物危机管控的关键不在于下次生物危机会不会发生,而是何时会发生。人民的健康、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繁荣,取决于生物危机灵敏应对能力。为了将生物危机风险降低,生物危机防御必须灵敏应对二大威胁。

一是病原体自然扩散的威胁。快速发展的交通、城市化和全球贸易,给病原体传播提供了高速路。而病原体的耐药性,会造成感染人群“无药可治”,导致疫病难以管控,迅速压倒卫生系统的反应能力。

二是病原体蓄意扩散的威胁。病原体可以自我繁殖扩增,如果实验室管理不善或者防护强度不够,无意的行为可能导致病原体逃逸。也可能被蓄意转移,成为生物武器。比如,恐怖组织和某些国家一直寻求生物武器制造和扩散技术,这都将对国内和国际构成严重威胁。

生物危机的防御能力建设必须快于生物威胁程度。为了提高国家应对生物危机的能力,建议制定《国家生物危机防御战略》,建立三大机制:

1.建立生物危机风险防御机制。为了增强生物危机防御准备能力,需要打造二个中心。一要打造生物危机测报中心。建立国内和国际生物监测信息共享平台;负责监测生物威胁、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报风险;负责推荐预防措施、应对措施和恢复措施;负责宣教工作,增强全国人民的生物危机风险意识;负责执行风险告知,确保公众信息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杜绝公众恐惧,完善风险沟通机制。二要打造生物危机应急中心。各省已经设立的应急中心应当根据测报中心发布的信息和建议,靠前指挥,负责生物危机预防和防扩散措施的实施,防止发展成流行病;负责协调所在辖区的社区,确保社区提前准备,缓解并限制疫病传播;负责上报并联系公安和军队,打击恶意获取病原体及扩增技术和材料的敌对分子;负责国际合作联系和国际求援施援响应。

2.建立生物危机防御灵敏响应机制。为了便于国际和国内政府部门协调行动、灵敏应对,遏制生物危机。一要设立生物危机防御科研专项。二要加强公共和兽医卫生设施建设。三要确保国际互联互通,共享生物危机信息。

3.建立生物危机事后恢复机制。为尽快消除生物危机对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和民族发展造成的连锁效应。一要加强国内基础设施能力恢复建设。二要加强生物危机事后的国际协作,提高下一次生物危机抵御能力。


图片新闻
最新通知